(由於時間關系,稍後我才作出評論)
(明報)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05:10
【明報專訊】日前,曾蔭權出席電台「烽煙」節目為《施政報告》「解畫」,有一位任職醫生的女聽眾致電向他訴苦,說正準備和律師男朋友結婚,但卻發現在港島區根本難以置業,投訴現時港島區樓價連專業人士都無可能供得起,她說:「你話(我)買得起都是那些新界的豪宅,但我返工在中環 。」
一石擊起千重浪,這段說話剎那間點燃起很多「第四代人」的共鳴,不單在各大討論區爆發,亦有投稿到報章和應,例如10月18日,《明報》便刊登了肥醫生(@西九龍貧民區)的文章,控訴「第四代香港人買樓置業的艱難」。
落葉歸根,置業安居,我想這是每一個市民的心願,大家都能理解,而很多人亦認同政府有責任為此提供政策環境,讓市民可以圓夢。但為何一定要在港島區置業,這卻是我不能苟同的地方,這更反映一種思維方式的問題。
香港的交通配套已經與10年前大大不同,鐵路和高速公路四通八達,青衣、將軍澳 、元朗和屯門 等,再不是昔日交通隔涉的鄉郊。大家坐港鐵由將軍澳又或者青衣到港島,往往三四十分鐘已經可以,所以即使在港島工作,我也看不到有何原因一定要住在港島。
為何要在港島買樓﹖
到了今天,堅持要在港島置業,我想只有兩個理由:
一、在港島有樓,是作為中上階層的一個status symbol;又或者,
二、港島樓最保值,亦最有升值潛力。
這也很自然,因為很多第四代人,由細到大目睹過不少第二代人,透過在港島買樓,因而賺得人生「第一桶金」,晉身中上階層,亦因而成了自己的模範。但當人人都這樣想的話,港島樓價居高不下,便是自然不過的事情。你想買,因為它最保值,也因為它最保值,所以你亦很難低價買。
肥醫生說的,我不少也贊同,如「東涌 線的地鐵 可以等上10分鐘才有一輛列車,但某富商樓盤卻可以坐擁自己的專線地鐵站」等,這都是政府應該改善的地方。我所不同意的是,他把搬入新界住說成一個很委屈、很無奈的選擇。
《M型社會》批判傳統「購屋信仰」
我也明白,如今年輕一代,受到董建華 、羅范椒芬 等那個年代,大專教育私營化的錯誤政策所累,導致負債纍纍,再加上經濟結構轉型,社會階層向上流動機會大大放緩,導致他們經濟狀况與上一代的大學畢業生,根本無法相比,所以曾蔭權要拿現時的樓價與97年相比,來論證年輕一代的供樓能力,是一個大大的謬誤。但這些都不等於,年輕一代要繼續擁抱傳統「置業在港島」的「購屋信仰」。
除了呂大樂的《四代香港人》之外,三浦展的《下流社會》、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都是不少第四代人朗朗上口、訴說自己坎坷處境的經典書籍。但你估他們又是如何看待新一代的置業買樓的問題呢﹖
大前研一在《M型社會》(中譯本,台灣商周出版)(第146-148頁)中是如此寫的:
「這種執著的『購屋信仰』,其實就是人人都認為自己是社會的中堅階層此一意識下的產物。年輕時薪水低無所謂,反正在年功序列的制度下,自然會加薪、會升職,所以就算日子會過得拮据些,在35歲至45歲的時候,都一定編列房貸預算,買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不過,這種人生規劃現在已經無法成立。因為累積年資、默默埋頭苦幹就會加薪、升職的時代已經結束……總之,以加薪、升職為前提而設定的房貸預算,已讓大家叫苦連天,所以,這根本就是不合邏輯的規劃。」
大前研一的結論,是建議大家租房子或在市郊購屋,總之拋開傳統世俗買屋的框框和迷思,為自已設計一種全新的住家和生活風格,把資源釋放出來,讓自己生活得更充實、更精彩。
錢可以花在更有意義的地方,例如旅遊增廣見聞,又或者發展自己的興趣。人生到了黃昏時回望,可能覺得此生活得更快樂、更有意義。
我明白很多年輕朋友仍然想置業安居,但至少,我會建議大家不要執著於港島區買樓。我不是想以第二代尾、第三代頭的身分講風涼話,事實上,我也沒有在港島區置業買樓,我的老家在港島東,現時家住青衣,每個禮拜往往也要不止一次進出中環、金鐘,但一樣生活得悠然自得。
第四代人應思索新生活方式的可能
我只是想說,很多年輕人接收了「第四代人」、「下流社會」、「M型社會」等概念,但卻沒有認真消化當中的反思,仍舊以「第二代人」的行事邏輯、遊戲規則,以至成功指標等,來審視和衡量自己的生活,結果只會弄到自己活得不開心,滿肚牢騷,甚至挑起一場世代戰爭。
周日,湯禎兆在《明報》的一篇訪問中說:
「(第四代人)太多人喜歡跟遊戲規則走,遊戲規則人家幫你寫好了,你自然不能超越前人。」
我想,要在港島區買樓,何嘗不是如此一個例子。
撰寫本文,絕對不是想為大家應不應該在港島置業中環買樓,指指點點,而是想透過寫作這一題目,帶出前述書籍的其中一個中心思想:「每一個人也都需要有足以因應社會結構變化的生活方式。」
我想呂大樂撰寫《四代香港人》,原意也不是想激化世代之間的仇恨,挑起一場世代戰爭,而是想大家對自己身處的環境、生活方式以及局限,有多一點自省而已。
作者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
(明報)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05:10
【明報專訊】日前,曾蔭權出席電台「烽煙」節目為《施政報告》「解畫」,有一位任職醫生的女聽眾致電向他訴苦,說正準備和律師男朋友結婚,但卻發現在港島區根本難以置業,投訴現時港島區樓價連專業人士都無可能供得起,她說:「你話(我)買得起都是那些新界的豪宅,但我返工在中環 。」
一石擊起千重浪,這段說話剎那間點燃起很多「第四代人」的共鳴,不單在各大討論區爆發,亦有投稿到報章和應,例如10月18日,《明報》便刊登了肥醫生(@西九龍貧民區)的文章,控訴「第四代香港人買樓置業的艱難」。
落葉歸根,置業安居,我想這是每一個市民的心願,大家都能理解,而很多人亦認同政府有責任為此提供政策環境,讓市民可以圓夢。但為何一定要在港島區置業,這卻是我不能苟同的地方,這更反映一種思維方式的問題。
香港的交通配套已經與10年前大大不同,鐵路和高速公路四通八達,青衣、將軍澳 、元朗和屯門 等,再不是昔日交通隔涉的鄉郊。大家坐港鐵由將軍澳又或者青衣到港島,往往三四十分鐘已經可以,所以即使在港島工作,我也看不到有何原因一定要住在港島。
為何要在港島買樓﹖
到了今天,堅持要在港島置業,我想只有兩個理由:
一、在港島有樓,是作為中上階層的一個status symbol;又或者,
二、港島樓最保值,亦最有升值潛力。
這也很自然,因為很多第四代人,由細到大目睹過不少第二代人,透過在港島買樓,因而賺得人生「第一桶金」,晉身中上階層,亦因而成了自己的模範。但當人人都這樣想的話,港島樓價居高不下,便是自然不過的事情。你想買,因為它最保值,也因為它最保值,所以你亦很難低價買。
肥醫生說的,我不少也贊同,如「東涌 線的地鐵 可以等上10分鐘才有一輛列車,但某富商樓盤卻可以坐擁自己的專線地鐵站」等,這都是政府應該改善的地方。我所不同意的是,他把搬入新界住說成一個很委屈、很無奈的選擇。
《M型社會》批判傳統「購屋信仰」
我也明白,如今年輕一代,受到董建華 、羅范椒芬 等那個年代,大專教育私營化的錯誤政策所累,導致負債纍纍,再加上經濟結構轉型,社會階層向上流動機會大大放緩,導致他們經濟狀况與上一代的大學畢業生,根本無法相比,所以曾蔭權要拿現時的樓價與97年相比,來論證年輕一代的供樓能力,是一個大大的謬誤。但這些都不等於,年輕一代要繼續擁抱傳統「置業在港島」的「購屋信仰」。
除了呂大樂的《四代香港人》之外,三浦展的《下流社會》、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都是不少第四代人朗朗上口、訴說自己坎坷處境的經典書籍。但你估他們又是如何看待新一代的置業買樓的問題呢﹖
大前研一在《M型社會》(中譯本,台灣商周出版)(第146-148頁)中是如此寫的:
「這種執著的『購屋信仰』,其實就是人人都認為自己是社會的中堅階層此一意識下的產物。年輕時薪水低無所謂,反正在年功序列的制度下,自然會加薪、會升職,所以就算日子會過得拮据些,在35歲至45歲的時候,都一定編列房貸預算,買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不過,這種人生規劃現在已經無法成立。因為累積年資、默默埋頭苦幹就會加薪、升職的時代已經結束……總之,以加薪、升職為前提而設定的房貸預算,已讓大家叫苦連天,所以,這根本就是不合邏輯的規劃。」
大前研一的結論,是建議大家租房子或在市郊購屋,總之拋開傳統世俗買屋的框框和迷思,為自已設計一種全新的住家和生活風格,把資源釋放出來,讓自己生活得更充實、更精彩。
錢可以花在更有意義的地方,例如旅遊增廣見聞,又或者發展自己的興趣。人生到了黃昏時回望,可能覺得此生活得更快樂、更有意義。
我明白很多年輕朋友仍然想置業安居,但至少,我會建議大家不要執著於港島區買樓。我不是想以第二代尾、第三代頭的身分講風涼話,事實上,我也沒有在港島區置業買樓,我的老家在港島東,現時家住青衣,每個禮拜往往也要不止一次進出中環、金鐘,但一樣生活得悠然自得。
第四代人應思索新生活方式的可能
我只是想說,很多年輕人接收了「第四代人」、「下流社會」、「M型社會」等概念,但卻沒有認真消化當中的反思,仍舊以「第二代人」的行事邏輯、遊戲規則,以至成功指標等,來審視和衡量自己的生活,結果只會弄到自己活得不開心,滿肚牢騷,甚至挑起一場世代戰爭。
周日,湯禎兆在《明報》的一篇訪問中說:
「(第四代人)太多人喜歡跟遊戲規則走,遊戲規則人家幫你寫好了,你自然不能超越前人。」
我想,要在港島區買樓,何嘗不是如此一個例子。
撰寫本文,絕對不是想為大家應不應該在港島置業中環買樓,指指點點,而是想透過寫作這一題目,帶出前述書籍的其中一個中心思想:「每一個人也都需要有足以因應社會結構變化的生活方式。」
我想呂大樂撰寫《四代香港人》,原意也不是想激化世代之間的仇恨,挑起一場世代戰爭,而是想大家對自己身處的環境、生活方式以及局限,有多一點自省而已。
作者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
6 則留言:
買樓可以保值, 長遠而言一定比租屋化算, 這是傳統智慧, 即使經過八萬五的蹂躪, 只要不曾是負資產一族, 買樓保值似乎是香港人與生俱來、牢不可破的念頭. 勸人不要買樓, 責問為何不租樓, 絕對徒勞.
樓價近期不斷上升, 令新一代青年人感到高不可攀, 市民對官商勾結聯手抬高樓價的憤怒不斷積累, 怨氣日深, 政府如果不安撫青年人的情緒, 讓他們覺得未來有望(即使是虛渺的希望)成為業主, 後果將會非常嚴重.
2009年11月05日 星期四 下午7:43 匿名:
買樓除了是普遍香港人的傳統智慧,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租樓其實不見得比供樓著數,甚至不見得有著數,在香港租一級中級至下價樓,和你供層全新或樓齡淺的二手同級樓是差不多,但供樓供了是屬於自己,可作為個人資產,甚至留給後代。但租樓就只是「租用」,租約滿了業主可能大幅加租,而租樓也不會變成自己資產。
香港現在的情況,我個人認為就算用許多善良的理論和分析都無大作用,因為樓市失衡地炒高,是政府太偏向地產商,而大地產商也壟斷了物業市場,試想想,地產商一就不起樓,起樓只起豪宅和「偽豪宅」,一般人要追及樓市,當然難過登天,除非政府有牙力反抗地產商壟斷,否則講什麼都無用。
「政府有牙力反抗地產商壟斷」?
大文兄, 根本不存在政府vs地產商這種2元對立, 而是在本質上, 政府與地產發展商已化成一個錯綜複雜的官僚資本集團, 雙方的利益盤根錯節,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好似今期壹仔講新世界重建總部咁, 就係咁講阿梁展文, 點解又唔調查下阿蔭培仔個角色呢?
ak47
肥醫生寫道 : 「二三百萬的物業,並非月入五萬的兩口子家庭所能負擔。」咁佢又真係吹得大左d
2009年11月06日 星期五 上午10:14 ak47:
我當然知道政府和地產商的官商勾結問題,這在我的其他文章也說過不止一次。我所指出的「牙力」,就是要政府真正要為香港整體社會利益著想,要政府高官放棄勾結地產商似乎是與虎謀皮,不可能的了,但期望起碼減少些勾結,或勾結得來也沒現在這麼誇張,但政府做不做得到呢,真不知道,如果高官堅持要繼續勾結,市民百性頂多只能表達不滿,唯獨是香港只會越變越差,甚至步入永不翻身之地。
2009年11月06日 星期五 下午1:04 Jasum :
「二三百萬的物業,並非月入五萬的兩口子家庭所能負擔。」
老實講,近日看見坊間對置業問題討論好像很熱烈,恕我直言,有些言論是有道理,但也有很多是很無厘頭,對問題並不理解但以極端的思維去評論,二、三百萬的物業,是很普通的售價,當然我不會評論為「超平、超筍」,因為還要看什麼地點、面積、什麼級數的物業,不能單純以售價來說是否「抵買」。
這個價格,何需要月入五萬的人才買得起呢,如果月入五萬的人竟然連二三百萬的樓也負擔不到,基本上香港已愈 90% 人要訓街了。你行出街見到的都會是乞兒。
希望有些人士對社會作出分析評論之前,應先理解問題,不要太一股熱血無限上綱來炒作,無意義的,尤其對年青人來說,由於入世未深,再受這類上綱上線無根據的論點影響,社會茅盾只會更深,而且在錯誤的立論上,也根本不能探討解決方案。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