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誌簡介


2015年5月14日星期四

You are what you eat


印度諺語「You are what you eat」很有道理,你吃什麼,就是怎麼樣的人。

大陸人吃百毒野味,生化毒食,還有假的毒食品,樣樣毒,又多做假,吃真的,就是野味。但野味謂之「野」,皆因這些野生走獸千奇百怪,有著特殊生態任務,而 且是大自然很有價值的清道夫。例如幫手吃野蟻毒蟲的穿山甲,協助土壤清洗的一些異獸之類,絕非供人類食用,但大陸人覺得越奇怪的物種,吃下肚子越見「霸 氣」,迷信「以毒攻毒」這種中國人單純對等公式的思維,愚不可及。

香港人又如何?好不了那裡,迷信覺得「矜貴」但含有高量重金屬毒質的鯊魚鰭,此為「魚翅」,並在婦女界視為高級養生美顏補品。鯊魚鰭 本身顏色暗黃,看似很污糟的感覺,為美化賣相,要用大量高腐蝕性化學品漂白,於是在香港人愚蠢的「字面解」思維下,白雪雪的魚翅就是美顏之源,可笑得很。

香港人也極喜歡吃海產,香港這麼一個細小城市,每年被港人鯨吞的海鮮非常驚人,尤其喜歡深海海產。香港人至愛的鮑魚,屬於深海靜態生物,深海生物本身已含 有高量海洋重金屬,靜態生物更會收藏重金屬物質不消散,但香港人視之為上品。鮑魚在西方國家普遍視為海洋垃圾,鮑魚本身也不很美味,但在中國人烹調下,用 上大量上等配料和高濃醬汁,於是腥冷冷的鮑魚上了味,香港人百吃不厭。更重要的是,吃鮑魚是財富消費象徵。

香港人近年也極愛吃肥牛,「雪花肥牛」的「雪花」是牛肉脂肪,牛肉是紅肉,血脂比白肉高出很多,多脂肪的牛肉,其血脂量更驚人。血脂特點是極難溶解,在器官及血管內結集積聚,中風源自血管閉塞,血脂是中風重要源頭,但香港人追求高血脂樂此不疲。

大陸人愛嚐毒,香港人愛重金屬追求高血脂,吃肥牛太膩痰上頸,沖大杯高甜凍檸茶或灌大杯凍啤酒,充滿官能刺激。也有不少香港人喜歡地獄激辣和生化作嘔的酸辣菜色,地獄辣火煱、酸辣米線之類,味覺神經和腦部慣性喜歡大反差的味覺刺激,香港人認為夠刺激才是美味。

You are what you eat ,你吃什麼,就是怎麼樣的人,包括人的品質、對品味之概念。對美味的模式的概念,反映這種人的世界觀,古老智慧諺語,錯不了。

2015年4月28日星期二

裝傻扮痴批鬥陳雲,值得嗎?

2013-06-11

【大文正論】裝傻扮痴批鬥陳雲,值得嗎?

以下 status 適合任何具有平常閱讀理解及甚至無須很高思考能力的人觀看,客觀來說,不可能看不明白:

1. 陳雲沒有侮辱六四天安門被屠殺的學生,沒有恥笑六四,更沒有鼓吹「反六四」,只是批評支聯會壟斷了六四光環,這種批評也不是陳雲第一個提出,過往也不少人對支聯會說過類似的批評,此其一。

2. 陳雲從來沒有侮辱被中共謀殺的李旺陽,坊間有些人說李旺陽是「民主烈士 / 一路好走 rip / 安息 」之類,是語文理解嚴重謬誤,李旺陽是被中共謀殺的,不是「自告奮勇做民主烈士」,不是自殺,是枉死,拜托,李旺陽的枉死,不會「一路好走 / 安息」的,陳雲也是批評那些亂拿李旺陽之死來宣傳大中華毒的左膠人士,他是為李旺陽抱不平,不是恥笑李旺陽,反而那些左膠就真的消費李旺陽,把他當作政治 商品。

3. 本土意識是文明社會的必備基本條件,也不是陳雲發明,也不是只有陳雲一個人懂什麼是本土,同樣地,借批鬥陳雲來扼殺本土意識,這是多餘妄想,本土意識不會因陳雲被批鬥而消逝。陳雲最大功用,是有系統地給大眾更清晰認知本土意識罷了。

我很痛心見有些本來潛質優厚又一向思路清晰的人,為了跟隨老闆,把智慧都埋沒了,盲目地為批鬥陳雲的妖卒說項,相信陳雲也沒有渴望像明星被人追逐朝拜,無人話一定要成為什麼人的粉絲,但埋沒自己的思路去裝壟扮盲厚著面皮說瞎話,值得嗎?

那些批鬥陳雲的左膠妖卒,就是知道他的學論會對中共港共構成實質威脅,因此要抹黑圍剿,他們是既得利益者,是壞人,為妖卒搖旗吶喊,等同自找死路。

無聊狙擊高官政改宣傳

在新聞見到有人「狙擊政改宣傳」,我覺得全無興趣,一啲意義都無,對 689 來講最恐怖的,可能是無人去「狙擊」他。

其實呢個所謂政改,快快趣趣通過啦,政改對絕大多數香港人而言,無乜所謂,泛民仍然賣港,港豬仍然 enjoy 果份牛工,乞兒 sale屎 仍然努力「港人與狗請過主」 把在大陸客面前受的氣在港人身上盡情發洩、港喱家長最緊要見到孩子成為「 interview 之王」、港式老而不最緊要趁還在生食多幾隻重金屬鮑魚,港女最緊要人生有機會嫁人時耗盡港男陷家畢生積蓄搞個史詩式婚禮之後捱碗仔麵欣賞一堆 photoshop 「經典照片」,貧窮港男仍然用最損人利己方法在港女女友面前顯示最後的雄風,整個社會上上下下都在順應政改,應該說,政不政改無關系,不是港喱「枱面上的 topic」。

狙擊 689 又點?叫下口號又點?擔把爛鬼黃色遮又點?成棚人去做無效用的叫囂做無意義的動作,社會主流都是默認政改通過,而所謂「反抗者」都是用無意義的方式純屬顯示自己「我都會 say 下 No 架囉」咁之嘛。

就像之前流行,令很多我自我感覺良好的「鳩嗚團」一樣,完全無意義的舉動,純 hea ,並養成壞習慣,又每日消耗民氣。

政改快撚啲搞掂佢啦,這是港豬主流意願。

中國大媽廣場舞

講開支那婦廣場舞,其實成班八婆跳舞不是最惹人討厭,而係伴舞果啲極端難聽高頻刺耳的音樂聲,除了支那婦廣場舞,近年不難在街上遇見一些疑似「新來港老人」物種,行街或在公園都會隨身有部小型音樂播放機物體,開大音量嘈吵,極之擾人。

我發覺支那蝗有既定的「植民侵略模式」,稍為有少少錢的支那蝗,就會霸氣購物,購物之餘隨時便溺,顯示自己有錢就用錢來壓倒港人,花完錢就用屎尿在香港「留下記印」,就像狗狗用尿尿佔領地盤一樣。

至於那些「新來港老而不」,就隨身有部「佔領機」大放刺耳音樂,行到邊嘈到邊,要香港人知道「現在我大駕光臨了」!!!

這些都是文革洗禮後的支那物種思維,有錢有用錢的侵略,沒錢的就用文明法治社會不敢明言反抗的野蠻盜賊流氓方法進行侵佔,無論花錢或其他手段,源自大陸蝗 內心的極度自卑,想用盡方法顯示自己的攻擊能力,也看準了文明地區的善良弱點,支那婦廣場舞如是、隨地便溺如是、土豪花錢消費如是,本質上沒有太大分別。

港孩 interview 之王

看 BBC 報道本港家長催谷幼兒讀面試訓練班。看那些青年港媽是什麼人,完全是本部落說的浮誇港女,這些閃令令港女結婚及 (不幸) 與狗公男交配而來的「副產物」港童,就是港喱父母的人形寵物,也是自己年老時的保險飯票。

港女把孩子撚到十項全能,就是要人面前威,像港女撚狗狗一樣,看!我的狗狗幾靚幾聽話,我的狗狗幾咁 high class ,把孩子訓練成「面試之王」,就是要子女入父母眼中的「名校」,入名校,就是日後晉身「高等華人」的踏腳石,但這些港喱父母忘記了,要成為高等華人,是要 有高等家底出身,不能裝模作樣,要講真正實力 ( $$$$$ )。

港女婚前追求偽豪宅、金龜婿,婚後交配生產了港童,港童就是一項「投資」,期望有「高槓桿回報」,在投資期間,要不斷「炒高市盈率」,就是不斷施加各種訓練,港童的出生本是最大詛咒。

再論陳雲


中共期望靠打壓一個人或一小撮人來瓦解整個社會抗爭運動,在以前太平盛世而且只是個別人為小事吶喊,行得通,但在今時今日這亂世,必定行不通,很可笑。

打壓陳雲能否瓦解所有本土運動及城邦概念?不可能。本部落很早以前已說過,請不要搞錯,「本土」不是陳雲發明的,「本土」也不是一項銷售產品,「本土」也不是一種活動。

「本土」是所有地區的居民的生活常識,就像用口吃東西,是天然常識,只是港豬暫時忘記了這種天賦本能,及長期受美帝僕人偽民主派、共匪爪牙左膠、及投共學界洗腦,以至忘記和忽略本土常識罷了。陳雲只不過重提公民的生活常識。

本部落也屬於跑得最前摔先提倡加入環球財經走勢看中港時局,因為在今天全球一體化之下,國際權力陣營最大力量是財金,不是課堂圖書館的政治理論 ABC,也不是一介書生在書桌上遙望綠林樹景口水討論可以理解的事。所謂中國崛起,都是財富問題,財富也是投資的問題,投資也就是全球財金布局的問題。現 在中國多富人,貪官更幾乎全球之冠,環繞著的都是錢的問題。大陸人來港旅遊對社會侵蝕,皆因大陸人有了錢,來港掃貨很大程度上基於港元兌人民幣有高達八折 的折讓,大陸人在香港大量置購物業只因為這是大陸黑金的最佳出路,都是錢的問題,是財經問題,大於什麼中共建國綱領、香港民主 ABC 。

所以「打壓陳雲」並不是瓦解整個香港社會運動的方法,行不通,無關系,作用不大。

看大陸,中共已經只能靠「人造牛市」來粉飾最後的國勢,沒有其他籌碼,而大陸股民也傾向炒窩輪、煲「概念」來投機走險;國際進入貨幣大戰,列強國不斷把貨 幣貶值、加強量化寬鬆 ( QE / Q1 Q2 Q3 / Ultra QE ) 維繫經濟穩定。中國為了保持「強國」氣勢,人民幣對外匯率依然高企, 即使近期減息順應時勢,息率依然偏高,外國資金撤離中國情況不斷惡化等等等等,這些才是真正「大局」,是真正的「大時代」。

打壓一名大學教授陳雲,不會改變大局,也不會動搖香港人在大時代必須進行的社會運動。這是大勢所趨,就算陳雲現在倒轉頭叫人放棄本土也無什意義。

陳雲的奇妙作用,在於適當時候有系統地重提香港人應有的生活常識而已,況且啟動程序已成,很多香港人會「自動波」繼續本土運動,陳雲並非共匪走卒想象中那麼重要。

真正賞識及忌諱陳雲的是中共核心,中共並不憎恨陳雲,是賞識他,覺得他是香港近三十年少見的政治專才,所以中共研究陳雲《城邦論》及其相關著作,但也對陳 雲忌諱,忌諱香港越來越多聰明人,不利中共粗枝大葉的統治工作,但弔詭在於中共也害怕香港只剩下蠢人,因為蠢人真是很蠢,蠢到不能為中共提供財路。

論 陳 雲


我發覺市面上對陳雲的觀感有一個頗為有趣現象,很多人支持陳雲學論,客觀理解所見,是越來越多,但也不可能所有人都認同陳雲,不認同陳雲的人,大體上可分 為兩大類:在現行社會(扭曲) 機制下的既得利益者,另一類是理解能力不足、缺乏社會經驗、甚至難聽說句,慧根不算好的人。

其餘的人,就是對陳雲學論無大感覺,看了和沒看,都不太感興趣。「不感興趣」在中國人社會(當然包括香港人,香港人底蘊離不開中國人核心思維) 是很重要的自保機制,正所謂「做人不要標奇立異、槍打出頭鳥、沉默是金」,所以「不敢」對陳雲的學論提起興趣,那怕是認同的興趣,還是反對的興趣。

常聽說不認同陳雲的人,都說他的《城邦論》會導人走向「法西斯」極端境地,究竟陳雲學論是否這麼「法西斯」?有趣的是,絕對極權如中國共產黨,也從未說過陳雲《城邦論》很法西斯,但很多強調自己崇尚民主自由的人,反而會指陳雲學論法西斯,這就很奇怪。

當然有人會這樣說,由於共產黨已是極權,極權對極權冷感,不會說另一種極權是極權,這在邏輯上不對。極權國家在世界舞台上,是用一切方法粉飾自己不極權, 例如北韓會自稱很幸福、俄羅斯會標榜很友善、比西方自由意識更高尚、中國的法律比西方白人民主國家還要多、經常向外強調自己堅守法治、普及民權等等,所以 在真實層面上,極權國家反而會很高興「發掘」到比自己更極權的東西,然後大力宣揚「看!人家的東西才是極權呵,我國怎見得極權呢?」這樣的。

話說回來,真正極權的中共,從沒說陳雲學論會導人走向極權,相反,是對他的學說越來越忌諱。

為什麼要忌諱呢?因為極權國家,最害怕是其極權統治出現改變,失去極權優勢,在中共眼中,陳雲《城邦論》正正是刺入了極權中共的神經中樞,害怕越來越多人反過來質疑極權的威信和粉飾出來的所謂「幸福」。

覺得《城邦論》會導人走向法西斯的人,恕我直言,缺乏慧根,露骨講句,是一堆蠢人,思考頻率不高,雖未致於智障,但覺得自己有小聰明,在對事物缺乏認知了解之下,作出錯誤判斷。

人是這樣的,聰明人通常不覺得自己很聰明,因為有能力觀摩世界之大,明白一山還有一山高的道理,相反,蠢人通常不會知道自己蠢,因為其智商不足以看自己視角以外的東西,蠢人若果知自己蠢,就已不是蠢人了。

撇開陳雲學論不談,單就看什麼人反對陳雲及什麼人討厭陳雲,是觀察一個社會普遍民智頗有參考價值的方法。

中共核心的智慧絕不差,而且很高,從中央對陳雲的忌諱就知道。

除了在現行社會體制內的既得利益者會反對陳雲,嘴巴高呼民主文明的人,其內心與那些既得利益者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差別,更悲哀的是,這些人是怕一旦陳雲的學 論成為主流,社會可能出現很大變化。在蠢人世界,「變化」是大忌,因為其智商沒有能力在蛻變中的社會生存,即使生活可能因而變好,也很難剔除心魔,很多時 候,一個人的智商決定命運,明明社會變好了,蠢人做慣了純奴隸,突然無須做奴隸,奴隸覺得失去了活著價值,於是社會變好,蠢人也不懂得享用機遇。

各位不要以為本文是為陳雲爭取多些支持者,相反,討厭陳雲的人比其支持者重要。何解?因為多些了解一個社會的蠢人比例和蠢的特性,無論對體制內的既得利益者和改革派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參考數據。

2015年4月23日星期四

華夏文明與「香港仔Style」


我想同大家講一下,什麼是「香港仔」。

吳君如在電影金像獎頒獎禮上說的爛 gag ,先不研究是她自己還是另有人「創作」,她把電影《黃金時代》故事描寫的三十年代女作家蕭紅,由於姓蕭,影射去砰蘭街妓女常用的「蕭小姐 ( 口交服務的妓女暱稱 ) 」,這種用字頭的爛 gag ,惡俗之外,其實很「香港仔 Style」。

什麼是「香港仔 Style」?就是自以為好笑好「食腦」但惡俗不堪的香港人風格。

吳君如還打趣說該片女主角湯唯應該不知道什麼是「蕭小姐」,鏡頭映著湯唯,她真的不知道,為什麼她不知道?因為湯唯來自中國,未必知道很多「香港仔 Style」的東西。

以前很多人都說,中國改革開放,很多大陸人並非天生很壞,很多壞東西,都是香港人北上帶進大陸教壞大陸人,很多香港人不以為然,但對此,我很認同。內陸難 講,但鄰近香港的深圳,在改革開放時期,很多事情確是香港人上去「教」大陸人,上至做生意手法,下至黃色事業等等,當時大陸人對很多事物都一片空白,確需 要由「相對繁榮先進的香港人」北上「教育和帶領」。

吳君如的惡俗爛 gag 與湯唯的反應,正正就是「香港仔與大陸人」的寫照。湯唯不懂吳君如這個爛 gag 所指的「蕭小姐」是什麼,因為在湯唯認知當中,已故女作家蕭紅就是女作家,也不知道在香港,「蕭小姐」可以解作為客人口交的妓女。在正常認知下,也無可能 把蕭紅影射為口交妓女,就像在正常情況下,不會有人把前港督麥理浩說成「麥當奴叔叔」一樣,但在「香港仔 Style」而言,是可以成為香港人覺得有趣的爛 gag ,這是「香港仔」的品味和思維模式。

湯唯代表大陸人,蕭紅是女作家就是女作家,不多不少,吳君如代表「地道醒字派香港仔」,可以把女作家蕭紅取笑為口交妓女「蕭小姐」,大陸人湯唯聽不懂,由吳君如這個「香港仔」為她「教育」,於是湯唯知道原來在香港,是可以有這種思想模式。

這說明了當我們提倡保衛本土必須著重復興華夏文明的重要性,華夏文明是講求知識智慧個人修養的高雅文化,是可以同世界文明先進國接軌和共融的思維共識,但「香港仔 Style」只不過是賣弄自作聰明貪圖走精面的流氓風格。

香港人要自強,要的是華夏文明,不是「香港仔 Style」。看那些極度自私的香港人惡習,就是「香港仔 Style」,知書識禮君子淑女,才是華夏文明的薰陶。

香港民主的基本盤


香港人對民主的認知和追求是這樣的:
以親美為大前提的泛民:從以前虛無宏大的「建設民主中國」,演變至純粹只想做永久的「反對派」,建設民主中國,小小的香港無可能做到,於是「降呢」退而做 反對派,透過「事事反對」的風格來凸顯泛民對政府批判的「正義形象」,但由於親美,美帝大前提不是希望香港有真民主,必須保持美帝眼中「落後地區渴求民 主」的美帝外交期望,及美帝利益的「只能由美帝指定的民主模式」,結果都是香港不能有屬於香港人的真民主。

離地中產:民不民主不重要,大前提是自己可否由中產「升呢」至富豪,九七前香港前途未明朗,中產害怕香港變共產,所以很渴求民主,現在香港前路很明朗,就 是香港成為中國其中一個地理上最接近最方便的黑金金庫,中產保護財富的方法變得比從前簡單,而且更多機會增加財富,所以不太需求民主。但由於中產要保持若 干「知識份子」形象,所以喜歡形式主義的偽民主抗爭活動,例如闔家歡遊行、「連膿牆」劃公仔訴心聲、藝術方式自 high 表達民主訴求、陶醉於口水學術討論,這些都是沒有殺傷力的偽抗爭行為,不會影響本港金融體系,不會影響商業運作,說到底,不會影響中產增加財富的機會。

港豬奴蟻民:簡單得多了,本部落已說過,大多數港豬對生活的要求很簡單,有份工有工作歸宿,早上起牀手機上到網、屋企寬頻很快、TVB 如常有高清畫面、公共交通如常擠塞、中午一碟很貴的劣食,生化味道不變、信用卡欠債穩定、行過地產舖關注自知不可能買得起的樓價,與同事工餘吃吃飯討論時 尚消費、找些低級趣味的題材在 facebook 閃令令自拍換取 LIKE、強調自己的奴隸生活很「安份守己」,保持「我是良民 / 搵食為先」的基本「港式好人」形象。

至於建制派、收錢保皇外圍共匪、吃維穩利益的左膠等等,立場簡單,就是投共 or 暗親共 + 受薪維穩打手,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收錢做嘢」講完。所謂追求民主,主要看派民、中產和港豬已夠。

必須一提,香港是「港女城市」,擁有全球獨有的「港女文化」,這是一種香港文化特色及特產,就像日本特產富士蘋果、台灣特產鳳梨蘇,香港特產「港女」一 樣,是地區特產,「港女」只是和地球上絕大多數先進國存在若干「文化差異」,從「正能量」角度看,「港女」也可視為香港的獨有「文化資產」

是這樣的:港女 x 狗公 --> 超智能港童 + ( 港女討厭政治 + 狗公是港女僕人 + 港童從受精一刻開始追逐起跑線 ) = 時尚生活模式

港女主張維穩、時尚尖端消費,狗公是港女僕人,港女本身討厭政治及每事以「提高自己嫁金龜婿機會率」為核心,港童是港女和狗公結婚後的人形寵物,講完。

研究香港怎樣追求民主,不如先研究「香港怎可能有民主」實際及簡單得多,答案是:無。

中國香港人玩民主遊戲之可笑和咀咒


我說過,雖然好像很多港人用盡方法爭取民主,但香港人一旦擁有真民主,是咀咒。民主是西方社會發明的玩意,也不是石頭爆出來,經過很多革命、社會形態改革、知識和哲學思想的洗禮,民主是產物,是果,不是因,有特定材料才會演變至西方民主這種東西出來。

我再舉三個中國人社會引例,更可說明為什麼中國香港人擁有民主是咀咒,必然導致更大悲劇,這篇文會得罪幾乎所有中國香港人,但當各位冷靜地照照鏡,回想一下中國人社會自小成長歷程,就會知道此言非虛,有根有據非常邏輯合情合理客觀理性公正。

(一)中國人社會體罰教仔之化:中國人社會慣常以體罰教育孩子,不聽話,打,不乖,打,孩子不合大人喜好,都視為不乖不聽話,打,總之體罰是基於大人對孩 子的不滿的處理手段。不過,「不聽話、不乖」在中國人社會別有一番解讀,未必等於孩子行為有錯,只是在大人眼中認為不合心意,不合心意就是「不聽話,不 乖」。在體罰 - 不如坦白說「打」的過程中,孩子自幼在被打的條件反射過程中,植入了「若果大人不喜歡,就會捱皮肉之苦」,於是在行為和思想上,盡量管束自己配合大人們的 喜好,主要指父母喜好為主。例如孩子明明不想學鋼琴,但由於父母認為「識彈琴的孩子高級左 / 有望日後晉身人上人」,於是迫孩子學琴,孩子不服從,打。父母打子女的絕對真理是「細路唔聽話,打佢是為佢好」,這是萬能真理,就像警察捉賊無異。

「做人要聽話」、「要乖」、「唔好咁多聲氣」是孩子默認避免被打的思想條件,否則就會被體罰。而「聽教聽話」正正是民主的絕對矛盾。民主著重對事物的質 疑、社會改革、權力平均 (較為平均)分配、民主選舉作用是選能者掌權,但在中國人體罰文化裡,就是不要多聲氣 + 聽教聽話 + 服從,一旦有真民主,習慣體罰服從承傳中國人思想教條的香港人,就會無所適從,一方面講民主開明,但同時又條件反射記憶孩提時的體罰規範,一個矛,一個 盾,矛與盾相撞相剋。此其一。

(二)香港人廣東血統文化 - 民以食為先。廣東人血統為主的香港人很特別,可能廣東人血統基因有異,消化系統發達,腦神經指令經常產生饑餓感覺,所以香港人除了睡眠時間不進食,幾乎全 日也可以大吃大喝而消化系統應付得來。香港這個細小城市,可以每日消耗巨量食物,即使部份食物流於浪費,但吃進香港人肚子的食物也非常驚人。香港人特別喜 歡吃海鮮,尤其深海類海產,這些海產大多含有相當比例的重金屬,重金屬對腦細胞起了若干程度的壓抑作用,簡單來說,就是越吃越蠢。蠢不是指會變成智障,而 是腦細胞活動變慢和受壓抑,不利於高頻率思考。民主文明講求思考,因為要令社會保持革新,在腦部活動長期受阻的情況下,中國香港人的普遍智商未必能應付繁 複思考。況且「民以食為先」的中國香港人習性大前提,最緊要有得吃,要吃得夠多,吃得多代表有體面,吃吃吃可滿足情緒,民主這種費力又沒得大吃喝的玩意, 不合「民以食為先」的氛圍。

(三)中國香港人「子女飯票」文化:中國香港人很著重生男孩子,即使在 2015年科技世代的今天,家中有巨型最新款高清電視無敵智能手機超級寬頻先進電腦,但普遍中國香港人就算年青一代,由於自小的體罰文化植入了服從父母的 訓練,所以到現在還不能擺脫生男孩好過生女孩的價值觀,生女是「蝕本貨」,生男是「繼後香燈」。生女點算?不要緊,中國人掌櫃計數,女兒的「升值潛力」及 「後市」在於長大後嫁得好。「嫁女改變命運」、「阿女嫁得好帶起全家」仍是現今大多數香港人的核心信仰。於是為了想女兒日後「嫁得好」,「嫁得有錢途」, 女孩子要盡量符合「金龜婿 Market」。

為了提高女兒的「資產值」有利日後嫁得好的「槓桿回報」,女兒必須扮出一副疑似高貴的模樣,交友圈子盡量多結識疑似有錢人,所以絕大多數港女都討厭政治,免得自己被貼上「多事」的標籤,影響結交金龜婿就非常大鑊。

男孩子也類似,中國人社會,生男孩除了承傳中國人傳統「繼後香燈」之外,中國人工農社會基因更著重男孩子的「實用性」,男仔讀書應以實用科目為主,「實 用」是指較易賺取高量金錢回報,要讀數理化、大學要讀實用專業科目,好讓畢業後做乜師物師專業人士,不能碰文學藝術哲學,這些在中國人工農基因屬於「無肉 食」,讀完未必發大財,與中國香港人廣東血統的「民以食為先」習性一脈相承,要「啖啖肉、大茶飯」,讀文科?隨時乞食,中國香港人社會也不給予文科生良好 發展機會。

不過,一向著重思考的西方民主,得靠很多文學家、哲學家、歷史學家來保持開明思想及不斷擴展視野,絕非「口腔期啖啖肉」,要口腔期填塞口腹的中國香港人玩民主遊戲,註定失敗,吃多幾隻重金屬鮑魚好過。

香港人只適合形式上追求民主來扮西化,真民主,港豬玩不起,就算勉強玩也是咀咒。

2015年2月22日星期日

從 SSD 漏洞到樓市「幻海奇情」現象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說現在樓市「四按的疑惑」是真實情況,湯文亮不是傻人,他是物業投資的成功老手。

很多人對物業按揭及物業條例都不了解,一般對物業按揭的理解只是「買樓向銀行借錢、把物業押了給銀行就是按揭」,這在正常情況下是對的,的確,除非你可以 一炮過付清樓款,大多數人都要按揭買樓,但在今天,大家見很多人不斷破頂驚執輸上車買樓,並不代表市道很富裕,只是「借錢 too easy 」罷了。

湯文亮舉了四百萬置業「四按」的事例,其實還可以有「N 按」及一些心急的物業投機者巧妙避過 SSD的技法,湯文亮在之前文章已提過,原來在 SSD 條例下,存在一個漏洞,或稱為「法律罅」,湯文亮在文章有說明,現在再具體些解說一下。

A 君本身有物業,現在看中一層他認為的潛力樓盤,很想買,但在 SSD 限制下,由於本身已持有物業,所以要付 SSD ( 額外印花稅 ) 。

於是, A 君找一個沒有物業的 B 君做他的代表去買這間樓,樓契寫了 B 君的名,豈不是很傻瓜?非也非也,請看下去。

A 君有錢買這間樓,找 B 君代自己出面去買,在給錢 B 君付樓款之同時,由 A 君本人做全資按揭,即是說,買樓的人雖是 B 君,樓契新業主也是 B 君,但物業已全數抵押給 A 君,在此先要補充說明一下很多人對「業主」及「抵押」的誤解:

1. 很多人以為樓契上的「業主」就等於這項物業全權擁有者,並不全對,法律上,物業及資產總要有持有者,可以是人 ( 或若干人等 ),也可以公司名義持有。「業主」是否擁有這項物業的「法定全部權益」,物業有否被抵押是關鍵因素,若果有未完的按揭,「業主」要轉售物業之前,須先清除 及處理有關按揭。

2. 若果有關物業已被全數抵押,這位「樓契上的登記業主」,並不擁有這項物業,因為大前提該物業已被抵押,「業主」要真正擁有該物業的實權,必須先解決抵押問題。

所以,A 君給錢 B 君代自己買樓,除了避過 SSD ,也無須擔心 B 君走佬,當然,這個「萬能代理人 B 君」向 A 君收取的酬勞,是另一話題。

明白基礎概念,可以看下去了。

A 君找位 B 君代為買樓,A 君是出錢的人,B 君把物業全數抵押給 A 君,成交後,按照「劇本」行事,B 君不會還款,於是 A 君名正言順以銀主身份收樓,銀主收樓不在 SSD 限制範圍內,即是 A 君即使已有多項物業,以銀主身份收這間樓,也不關 SSD 的事。

689 政府在設計 SSD 額外印花稅時,原意是有利大陸黑金來港掃豪宅進行「金錢清潔」活動,本來豪宅對一般市民及整體樓市影響不大,一般打工仔不會買千萬或過億豪宅,對不對?但 弔詭在於,香港樓市走勢通常取決於兩大因素: 1 . 整體市場頭 5 % 走勢,及 2. 市場追捧氣氛。

豪宅市場就是樓市最頂尖的頭 5 %,由於豪宅不斷癲價,帶動了市場氣氛,人們覺得 ( 請注意,是「覺得」) 樓市本應就是大好的,於是豪宅升勢伸延至中產盤,中產盤是安定繁榮財富重要指標,中產盤暢旺,又帶動三線普通物業被追捧。

湯文亮說現在追細價樓破頂入市的人是源自恐懼,不是因為貪心,這說法非常對,本部落補充如下:

  2000 年香港經濟因金融風暴導致經濟下滑,市面氣氛死寂,至 2003 年沙士瘟疫災難,人們普遍認定香港玩完,於是「覺得 ( 注意:又是「覺得」」手持物業賤過泥。上文已說過香港樓市很講求氣氛,在集體驚慌及羊群效應下,很多人巴不得快快劈樓套現,認為「執番多少錢都好過手上磚 頭日日見新低」。越多人劈樓,樓價天天跌,「今日唔賣,明日賣仲死」是當時很多人尤其老業主的取態,加上傳媒財演日日吹喇叭,香港玩完了,香港死梗了。在 大恐慌環境下,有樓劈樓,反正當時樓價平,快快賤賣手上物業,可以買過間「相對較為新淨」繼續供,或索性租樓住,等市況回穩時再算。很多業主只是單吊西一 間屋自住,樓市升跌其實與自己無大關系,賣,是基於心理恐慌。

「細樓抵買」的錯覺

現在不斷破頂追價買樓的人,也是心理恐慌,覺得「樓市日日升,今日唔買,明日買仲老襯」,於是人人追價,人人做「拼命三郎」。由於細樓呎數少,售價自然較 低,人們錯覺「細樓抵買」,但忘記了物業價格以呎價為先而不是呎數,於是捧捧下,細樓的呎價被搶高,形成極其怪異的現象:細屋呎價追上甲級盤。

一直以來,香港樓市正常的生態是大屋頂瓜瓜,付得起錢買樓當然求寬敞,細屋只是將貨就價的「平民經濟選擇」,但現在的情況完全反常,細屋呎價平常,人們轉 而瘋狂追捧,細屋還是細屋,但呎價被不合比例地搶高,於是大家現在見到二百呎的「棺材樓 / 哈比人之家 / 劏房屋仔」,呎價媲美中產盤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單止反常,也反映追細價樓的人,是恐慌大於一切,也不是貪心,這麼細的樓,有什麼可以貪呢?

「你為什麼要買樓」是每位置業者都會問的問題,原因不外乎兩個:自住,或投資。

細屋癲價,你追得到也未必好,因為呎價太貴屋又太細,就算自住,除非你天生「哈比人」;作為物業投資,大前提當然希望有潛力再升價,先收租,他日轉售又可 圖利,一舉兩得。當你所「投資」的物業呎價已很高,還算可以寄望日後升些少、或打和,若果已破頂,升價機會緲亡,日後跌少一點當贏,但若果呎價已「破破破 破頂」,對不起,你買是老襯,甚至有興趣睇價已經戇居,但當然,老襯做得老襯,是不會覺得自己老襯的。

2015年1月27日星期二

【陳大文《港豬論》】科學角度分析香港人離奇的蠢

西方醫學及營養學很著重食物營養,人體功能幾乎全來自食物營養,這很科學,也很有道理,就是入什麼材料產生什麼養份。人體機能包括幾項重要元素:細胞養份、細胞活動,及新陳代謝,當然還包括很多其他元素,但細胞機能已是人體活動首要元素。

蛋白質不夠,肌肉和細胞組成元素不足,皮膚破損難癒合、肌肉生長不佳。

維他命不全,身體器官機能減弱,甚至令抵抗力下將,容易生病。

人體還有一項極重要元素,就是智力。

智力與天生遺傳有若干關系,但非必然,不是對等公式,智力可以因後天影響,例如學習模式,還有食物營養。

智力靠什麼?是腦部。腦部有什麼?腦細胞。腦細胞是什麼?就是負責思考和身體所有神經交匯整合的核心,就像電腦的中央處理器 ( CPU ) ,CPU 壞了,電腦不能運作, CPU 效能降低,電腦運算能力下降,就像人腦不靈光,思考遲鈍、反應慢、甚至沒有足夠能力處理繁複的思考活動。

思考過程是需要腦細胞活躍運作,正如電腦高速運算時, CPU 產生大量熱能,道理類同。若果 CPU 電壓不足,運算效能自然下跌,正如腦部營養不足,腦細胞也不夠登量思考,道理不難明白。

為什麼要說這些,看很多港豬,之所以「豬」,蠢也,為什麼蠢,不思考也,為什麼不思考,可能很大程度和思考能力不足有關。

舉些例子,在香港覺得自己長期有氣管敏感的人,去了日本或歐美等地,一下機當堂好了,沒有敏感,這可能不是自己患有敏感,只是香港空氣質素太差,閣下的氣 管只是「反應正常、運作良好」所以感到不適,「敏感」是病徵,不是一種疾病,在病理學上,發燒也不是一種「病」,是病徵,身體抗疫系統對抗病菌時產生的副 作用,發熱,從來告訴自己「你已生病了,請醫治」。

另一例子,有些人覺得天生腸胃不佳,俗稱「玻璃肚」,很易有腸胃炎,但去到「文明先進海外地區」,又不知怎解忽然好轉,甚至很正常,沒有「玻璃肚」現象。 這是什麼原因?就是其他地區的空氣好、食物優質,閣下的氣管和腸胃,只是「運作正常、敏感度適中」,所以沒事發生,成個人都舒暢了。

香港人每天吃生化劣食,什麼霸氣肥牛、地獄雞煲、三炒四炒大龍鳳、極油極咸勁辣喪甜、吃完地獄火辣雞煲,嚼一堆血脂肥牛,覺得火燒喉嚨嗎,「隊」幾罐冰凍 啤酒,這種「過山車天堂與地獄」的生化飲食,香港人至愛,現在幾乎大多數食肆都是大陸生化調味,這些生化調味料,糖不是真糖,是化學超濃縮糖漿,鹽不是好 鹽,是工業鹽,食物香港是各種「一滴香」添加「創造」出來的「美味」,香港人每天吃,時刻大吃大喝樂此不疲,香港人主流喜歡的食物,大多只是惹味而缺乏營 養,所謂「美味」只是生化官能刺激,身體易胖,易生病,但胖又不是等於營養充足,導致睡眠不良、排洩不暢,有方法補救嗎?有,吃多點生果算是有助補足維他 命和幫助排毒。

但香港人很奇怪,叫你吃生果,人們寧願買什麼精華素代替,價錢比真生果貴很多,但只是藥廠用化學原料做出來的代替品,沒有纖維,買了吃了得到心理安慰,但對身體幫助不大。
「為什麼香港人這麼不可思議的蠢」這課題,不單純人民文化及政治問題,已演化至科學問題、醫學問題。香港人根本長期營養不良,導致思考能力極低,不單止 蠢,已和智障沒有太多本質上的分別,香港人的蠢,可以用「鬼迷」來形容,已經蠢到無法用常理解釋,只有從醫學的科學層面,才算可得出較合理解釋。

失去正常思考能力的腦細胞,不會思考,自然覺得周遭沒有問題,既然覺得無問題,又怎會對事物不滿呢?

而港豬,稱這現象為「幸福」和「知足常樂」,甚至認為這是「守法良好公民」的表現,香港人,確是全球罕見的最佳科學研究對象。

2015年1月20日星期二

抗爭女孩被警察父母星兩巴:佔領令她股票輸了很多錢

看見新聞報道一名父母都是警察的女孩在佔領期間被父母知道參與集會,被警察老母星兩巴,老母說「佔領令她股票輸了很多錢」。

「陳大文《港豬論》」絕非隨手執筆,全部有根有據、觀察透徹而來。

「佔領導致股票輸很多錢」,真正原因是這樣的:

佔領期間,適逢美元搶高 (現在也是高企),油價急跌 ( 現在更低 ),美國股市很多石油龍頭股被拋售,石油股是什麼?各位觀眾,有得你叫石油股,當然是經營石油,唔通花生油咩 ,美國推高美元,踩低油價和黃金價格,油價低,石油股自必然被投資者及基金大手拋售 ( 注意,外國的石油股投資是動輒不知幾多億美元,絕非香港街坊小股民 所想象 ) ,石油股在美國股市舉足輕重,石油股被拋,美股 ( 道瓊斯指數  ) 當然插水,美股連翻下跌,香港股市跟外圍走,美股跌,港股必定跟住跌,喜歡本部落  的朋友,都是有識之士  ,我也尷尬連這些嬰兒常識也要詳細寫出來,sorry。

所以,不是「佔領導致港股跌而輸錢」,恕我直言,很多股民都在佔領期間在股市有斬獲,何解?因為人地識睇外圍走勢,也看外國財經新聞,知道美元搶高、金、 油狂插,石油股不濟,美股累積下挫,就知道港股大方向,正所謂「走得快好世界」,在港股還未發作之前,已甩掉手上股票,並且獲利 ( 就算無獲利也打和,起碼無奶嘢先啦 ),至於那位女孩的警察老母,只能說不懂玩股。

不要太看得起所謂的「佔領運動」,不要以為佔領可令香港財經界損一條毛。佔領影響生意的只是自由行金舖。

佔領期間,樓市屢創新高,市況好到不得了,本港商界大老闆紛紛出來說「佔領沒帶來負面影響」,連財爺薯片叔叔也公開說佔領沒損害經濟,大家看,一田百貨生意還暴升 30 %,財源滾滾不知幾興奮。759 阿信屋都踴躍開新店啦。

【陳大文《港豬論》】不要對港豬仁慈

港共政府成立「少年黨衛軍」,相信很多港豬家長開心到不得了,希望孩子加入愛國黨衛軍行列,一方面可在學校得到很多「方便」和「榮耀」,另外也期望 (以為、幻想) 孩子自小加入愛國黨衛軍,對日後升學及就業會有很多好處,如果閣下這樣想,恭喜您,您心目中的孩子,這張養老飯票註定報銷,我不會好言相勸,相反,我已經 訓練到「只愛香港這地方,但對港豬無情」,而且非常堅定的從整個人的思維意識形態成功「進化」,我對港豬比港共政府還要殘忍的,放心,「陳大文是信心保 證」。

少年黨衛軍,港共政府必定會先鼓勵地道港童加入,而不是新移民兒童,何解?香港要「換血」,要「去殖建中」,去殖民地「餘孽」,建立新中國統治模式,在港 的雙非大陸童、大陸新移民小孩,他們要學習的是西化思想,雖然一方面包含愛國,但必定很少大陸家長要子女加入少年黨衛軍,大家到現在的大學校園觀察就知 道,來港讀書的大陸新生代,崇尚西化、學習西化,放眼海外,嘴巴中國好好好但來港只是踏腳石,方便日後海外發展,然後風生水起,就回中國做海歸派,這是現 在大陸人生存之道。

大家看本部落《港豬論》,已指出現在我們看見的港豬火星家長,就是70 尾出生的港男港女,經典港女做了火星老母,經典狗公男做了傻 B 老豆,經典港女以前追求嫁「中環價值白富美」才俊,不成,現在風華漸失,找個狗公乖乖男結婚生子,然後把以前「做女時代」的狂想,投射在孩子身上,這些港 豬家長將會很喜歡孩子加入黨衛軍,為的又是老話題:貪婪、識時務、為子女日後「錢途」鋪路,最後就是自己風燭殘年的養老飯票。

但這個如意算盤註定打不響的,放心,風水佬呃你成世,「陳大文 ™」不會騙你,我懂的,港豬不懂。

各位有明亮目光的朋友,當遇見這些對少年黨衛軍趨之若騖的港豬家長,千萬!千萬!千萬!!!不要好言相勸,還要「全方位加大力度認同」,放長雙眼,港豬最後是折墮收場。
對港豬仁慈,等同助養惡魔,由得港豬自生自滅才是香港生機。

2015年1月19日星期一

【陳大文《港豬論》】港豬不可思議的慣常錯覺

論港豬,說難不難,說易不易,大前提要對社會尤其地道香港人要有很精細的觀察,怎樣觀察港豬,以後再談,現在講解一下港豬之所以蠢得交關,與思維裡存在很 多對事物的錯覺而起,由於這些錯覺,或稱為「印象落差」,加上港豬中國人思想文化的慣性惡習,有一玩意叫做「自圓其說」,錯覺經「自圓」後便成為「其 說」,積非成是,並深信不移。

例如:

很多香港人以為日本人經常吃刺身和壽司,其實不然,在日本的日本人通常過時過節才可能吃一點壽司,平日較少吃,刺身也不太常吃,日本人是煮飯餐的,與中國 人煮飯做常餐很類似,在香港見到的大多只是工場生化壽司,或俗稱「港女壽司」,生化壽司是給港喱口味吃的,真正日本人通常不會吃 (也不敢吃)。

很多香港人覺得泰國必定隨街人妖,其實不然,人妖通常出現在酒吧之類的 ( 色情 ) 娛樂場所,但泰國人普遍常吃東蔭宮辣味是事實,因有助殺菌,泰國畢竟是較落後地區,辛辣有助殺菌。

很多人覺得日本女人都應該很 AV feel ,絕對不然,請不要闖禍。 AV 是 AV, 婦女日常就是婦女,而「日本男人都很咸濕」也不盡然,在普遍中國人眼中,白種西人咸濕視之為「風流、甚至風度、西方文化」,但亞洲男人對女人感興趣,隨時 被指咸濕,但對女人保持君子之禮,又可能被視為 Gay 佬,香港人很奇怪。

很多香港人以為在大陸的大陸人必定很紅衛兵 feel 、絕對的愛祖國愛黨,其實不然,有去過大陸感受過民情的人都或多或少知道,在大陸的大陸人未必如想象中的「愛國愛黨」,由於維穩嚴苛,只是少談,但不會像香港人認為的愛黨如命,愛國大過天。

港豬對外界很多事情,大多一知半解,70 年代西方攝影家拍攝了一輯記錄中國文革期間民生的影片,其中一幕是很多中國人一群群在公園茶亭內喝著茶談天說地,影片旁述說:「中國人很喜歡討論」。「討 論」就是「傾計」,或市井說「吹水」。中國人很喜歡一堆人七嘴八舌吹水,多半是無意義的家常八掛、講是講非、或提出一知半解的話題然後眾人吱吱喳喳說不 停,然後可能得出一些「結論」,這些「結論」未必有事實根據,但在中國人社群習性,「多人說應該是真理」,於是再加強談論,就會深信確是真理。

現在很多新派港豬奴家長喜歡把孩子「與中國接軌」,務求要孩子與中國「同質化」,但不是學習華夏文明中華學術,只是對共產黨產生莫名的崇拜,大前提還是老 掉牙的調子,「大國崛起帶領無限機遇」、「西瓜靠大邊」、「中國富起來,識時務者為俊傑」。中國因貪腐創造了很多「財富」,很多港豬喱覺得今時今日靠攏中 國無死錯人,可保障前 ( 錢 ) 途,但港喱存在嚴重錯覺,身在香港,在港打工,在香港生活,除非移居大陸,否則中國崛起與你何干?很多港喱就是有這個錯覺。你出糧用人民幣的嗎?

分析港豬,必不能離開中國人某些核心思想文化,做人不要「標奇立異」、「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事不關己己不勞心」、「今朝有酒今 朝醉」,都是很多地道本土正宗純種香港人世代以來的核心思想,中國文化很多元,也有很多導人向善的文明文化,但香港人好學唔學,只懂中國人最差最劣之大 成。

為什麼要擁護中共?皆因「大國崛起」。
為什麼要孩子與大陸同質化?皆因迷信「中國必可帶領無限機遇」。
為什麼不應反共?皆因「中國富起來」,「沒有共產黨沒有新中國」,於是「西瓜靠大邊」,擁抱「祖國」,希望與中國「同質化」,期望中國的財富有機會漏些入自己袋中,這又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之精髓。

又由於香港人承傳中國人習性,喜歡「七嘴八舌口水討論」,當越來越多港豬迷信「中國無限好」,「做人不要標奇立異」心態又作祟,即使對腐爛中國心存質疑,也不敢反對,一於和其他豬奴同步,把自己「同質化」。

( 我越來越覺得本人觀察港豬的《港豬論》若果寫得成書,應該好睇,而且不少人喜歡 )

【陳大文《港豬論》】港豬是如何被馴化及「解除求生能力」的?

【陳大文《港豬論》】港豬是如何被馴化及「解除求生能力」的?

網友的留言提供了很好的補遺。求生能力也關乎抗爭能力,連日常生活小事都無能力做,又怎能面對強權抗爭?

『記起多年前政府電視廣告,叫人換燈泡要揾合資格技工。從根源着手,武力就係咁樣解除,港豬就係咁樣養成...』

網友這則留言給大家很多啟示,簡單到家中的電燈泡為例,買燈泡人人可買,人人家中有電燈,但政府為鋪排「媬姆都市、程序社會」,連換燈泡這般家常小事也要市民找合格技工代勞,人們連最基本的生活常識也失去。

另一個給我的啟發,是本部落會認真考慮開設「工場新聞」,大家必須搞清楚,不是「曾近榮新版」,絕不是。

本部落會就一些大家經常遇到但可能非常難搞的日常家事提供真正有效的技術方案,小至門鎖失靈、電燈故障、家居電力緊急檢測、大至熱水爐緊急檢查、自製專業 安全拖板、一些電工原理、不同電動工具應用、家居電箱原理及故障檢測、大型家電的電力安全負荷計算、再專業至緊急情況下爆合金鋼保險夾萬、緊急爆鎖等等, 全部都可以用最低成本及簡易技術進行。

之前本部落已向大家說「家中必備的六種實用工具」,可做大多數家居維修,本部落認為,《工場新聞》應該有市場,而且以切實地幫到大家,起碼日常家事慳了大量維修費,很多事情其實不難,只是不懂技術不得其門而入,只要深入淺出解說,一理通百理明,並會懂得很多工具的應用。

2015年1月18日星期日

《港豬論》補充


經過一段時間仔細在社會上的觀察及從各種政治事件的前因後果綜合分析,「港豬」之煉成絕非無緣無故,不單純是賣港偽民主派或建制派隻手創造,「港豬」是「一藍子因素結集精華而成」:

港豬一旦做了家長,通常努力培育塔里班港孩;

港豬背後大多的是現年 60 多歲的「反骨父母」,在港英時代既受繁榮恩惠,但1997 後斷然「反骨」,心態說穿了就是「喜走精面」、「喜賣弄小聰明」、「極度自私自利」、「貪婪」,覺得「擁抱偉大袓國」是識時務之舉,西瓜靠大邊是也。

「西瓜靠大邊」這句中國人老話,已道盡了中國人生態部份深層底蘊,走精面、自作聰明、自私自利、貪婪等等。

所以現在見到的「港豬」,是有歷史可尋。

很多港男港女大約在 30 歲左右結婚生子,現在看見 7-8 歲的塔里班港童,其父母現年約 37-38 歲,就是 70 尾貼近 80 年代出生的人。

70 年代尾出生,踏入 90 年代大約 12-14歲,90 年代香港經濟處於收成期,獲取 70-80 年代工商業起飛之成果,70 尾的人時宜少年,享受到所有社會繁榮成果,80後更不用說,但 80 後不是現在要探討的題目,很多 80 後還未成家立室 (有很多已山窮水盡幾乎無可能結婚生育),而現在看見的塔里班港童,家長大多都介乎 35 - 38 歲,就是 70 年代尾出生的人。

港豬是社會集體族群,雖然家族不相關,但充滿集體共識,都源自類似的成長歷程、類近的父母身教、相似的同齡朋輩互相影響而成。

如果《港豬論》可以寫成一本書,我頗有信心應該幾暢銷 (如果有出版社樂意出版又有書店夠膽賣的話)。

陳大文《港豬論》- 豬奴之起源

陳大文《港豬論》- 豬奴之起源


透過一段時間精細觀察,現在大家經常見到迫孩子講火星英文、瘋狂啟智、學習京腔普通話及希望孩子「與偉大袓國接軌」的港喱家長,大多是孩子 7-8 歲,父母大約 30 歲結婚產子的 70 尾港爸港媽,即是父母介乎 35 -38 歲,孩子剛好 7-8 歲,就是這個年齡群。

那些三十幾歲的港媽,正正就是過去香港「港女黃金十年」最紅最癲的港女族群,而那些港男老公,也就是當時俗稱「狗公」的「醒字派港男」。這些人大多不算富 有,通常有大學學歷,做老一輩最崇拜的「所謂寫字樓工」,返工打扮疑似身光頸靚一派斯文 Look,供住一層偽中產發水樓,沒能力給子女讀國際學校但會盡力把孩子扮到「疑似中產國際童」。由於兩公婆必須返工,家中總有個來自落後地區的外傭提供 地獄式帝皇服侍,這些偽中產窮夫婦,通常最刻薄工人,那些智能塔里班港童,也視自己為小皇帝小公主,日常吃的用的只是平價產品,但由於有工人服侍,在家中 就嚴如「山寨小皇帝」般待遇。

這些偽中產港豬奴父母,也極度信奉「和理非非 + 中國無限機遇 + 和諧創繁榮」之類的港共政府騙術,無他,每天在公司打份牛工做十幾個鐘,唯一接觸智能手機的時間就是搭車返工放工,但都用來玩過時的 Candy Crash 及好少少的會看幾則蘋果洗腦毒新聞,八十後港豬父母對社會實況認知少於 10 % (已經估高了) ,今時今日還有什麼人仍會深信「靠攏袓國前程似錦」,就是最封閉最蠢最低級的純種港豬奴,現在連窮鬼也請得起工人,在家有外傭妹仔尊稱「主人」,自我感覺 良好,加上對社會全不了解 (包括對中國現況也絕不知情) ,於是產生許多錯覺幻覺,並把幻覺投射在他們的產品:港童身上。

70 尾港豬父母,背後還有年過 60 歲的封建爸媽,這些年過 60 的香港長輩,正正是港英時代得到安逸並積累到若干財富但又極度反骨的「純種地道本土香港血統」的人,真正最地道的香港人,是最具「反骨 DNA」。在英國完善的管治下,由於萬事無憂,於是這些在港英政府護蔭下,喜歡賣弄小聰明、喜走精面、喜貪小便宜、喜損人利己、極度自私、無教養,之所以 孕育出經典品種的港女及古惑狗公港男,到現在,經典港女與狗公港男 (不幸地) 竟然生育,把豬奴德性強化注入港童身上,就是我們現在常見的塔里班智能港孩。

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攝影原圖 2014-06-16

2014年5月20日星期二

(轉載) 陶傑: 花港觀愚

陶傑: 花港觀愚

男女是否平等?真是從幼稚園以來,就老掉了牙的問題。自從百年前西方婦權主義興起,男女平等經歷過無數社會運動,到六十年代,當英美和歐洲,實現男女擁有一樣的投票權和被選舉權,特別是當戴卓爾夫人成為第一位女首相,男女平等問題, file closed,終極解決,再無討論的價值。

然而,西方的左派有一鋪沒完沒了的癮。女性應否參軍作戰?近日在英語世界也爭拗得面紅耳赤。

男女平等問題,最大的吊詭,是當女人在鐵達尼號之上,船沉沒了,如果男女平權,是不是每艘救生艇男女的數字要均等?女權主義者的盲點,就在這裡:如果男女平等,為什麼在鐵達尼沉沒這刻的災難處境裡,男人應讓女人先上救生艇?為何女人不拒絕?而平時當男性衣冠楚楚,對女人展示君子風度,譬如為女性開門,反而是對婦女的「正面歧視」( Positive Discrimination)?

西方中產階級日子過得太好,吃飽了飯,沒有事做,喜歡製造此等無聊爭論。如果實現配額均等,一支男女平等數量的陸軍在前線,譬如要跟塔利班或中共的解放軍作戰,必定敗陣。我作此預測是否構成「歧視婦女」的罪名?我不在乎,平機會可以告我,我認為:女性根本不應該參軍,因為在高等文明之中,女性的角色是溫柔美麗的,應該與和平寧靜產生聯想,而不是參與男性世界的殺戮。

以上命題,是否假設女性天生柔弱,拿不起槍桿,又或假設女人膽子小?西方的左派,包括女權分子,其誅心論與共黨一樣。

女權分子被情緒衝亂了頭腦,是一群喪失了理性的現代塔利班。當我們說「男主外,女主內」,並不表示女性低一等,因為「主內」並無證據比「主外」下賤。
十萬年前留下的原始穴居人的壁畫早有例證:男人在外狩獵,女性留在山洞裡哺育小孩。男人打獵的時候,面對野狼、黑熊、山豬,隨時喪命,女性不必冒此風險,她只要為男人生孩子,在山洞裡負責養育下一代,父親不幸在外狩獵捐軀,留下的種裔,由母親哺育成人,把父親的英雄故事延續下去,符合自然。

以上文字,純粹是人類學、倫理學、考古學的客觀陳述,何在形成什麼「歧視」?但是你一口咬定這是「歧視」,正如共產黨一口咬定,香港五十萬人示威,後面有「英美勢力」在指揮,此等愚昧爭論的命題不一,本質相同。世界上太多這等自以為有知識的蠢人,你也沒有辦法。

自由、平等、博愛,是法國大革命留存下來的理想。阿當史密夫的自由市場經濟至今亦已二個半世紀。但是,許多一知半解的左仔,一旦成為「意見領袖」,他們之斷章取義,其誅心之執迷,與塔利班、共產黨、婦權的激進分子相同,這些怪物,是人類文明的敵人。

知識分子喜歡「包拗頸」,本是從蘇格拉底雅典的星空下兩千年的傳統,但是,當大陸的水貨客強搶奶粉,把奶粉價格炒貴六、七倍,受到香港民憤千夫所指,「知識分子」跳出來,指水貨客是「弱勢社群」,他們狂搶奶粉並無過錯,一切只是「自由市場」在自然運作。當香港的地產和鋪租無限量攀升,同一批知識分子又指摘「地產霸權」,這批王八蛋不是精神錯亂,又是什麼?

平等,英文叫 Equality,是非常深奧的學問,涉及人性哲學、社會心理學、歷史和倫理。「平等」是現代西方社會的基本理想,但二十年來卻僵化成為教條。「平等」之下,豈有完卵?當平等成為一種宗教,就製造一批盲目分子,而他們更會把此一宗教推到極端,令「平等」二字變為邪教。

譬如同性戀婚姻,此一現象也是近年「平等」趨勢下的一大議題。同性戀婚姻有什麼問題?首先,與異性戀婚姻不一樣,同性戀之間不一定以性交為婚姻關係的基本定義。男人同性戀喜歡雜交,因此男同性戀亦無「通姦」行為。因此,一名獨身男子,明明不是同性戀,可以與一名異性戀的男子以同性戀婚姻名義註冊,從此享有夫婦的免稅額和保險優惠,請問政府如何查出專掏此法律洞眼的證據?

我預測十年之後,亂倫將可合法。亂倫合法之後,再過十年,同一家庭內,母親可以娶她的女兒為妻——如果有一天,父親逝世了,而母親半途轉為女同志,而他倆生下的女兒也是一名 Tom Boy, why not?

一個社會並不完全由個體組成。社會除了個體細胞,還有組織單元:公司企業、家庭、學校、學會、教會、足球隊、慈善團體。在一個大社會裡,個人的意志和自由,有時從屬於單位組織的規則。譬如,當你閣下十五歲,是一家女校學生,學校規定要著校服,頭髮不可長過肩,你的個人自由必須從屬於學校規條,直到你這個女生離開了學校為止。

校服的要求是校規的一部分,我看不出與「自由」、「平等」有何衝突之處。左傾知識分子霸權二十年,動不動就說這個「保守」,那個是「共和黨」分子(共和黨是美國合法傳統政黨之一,但近幾年來,一朝被指為 Republican,引起的仇視和嘲笑,與成為黑手黨徒無異),左傾橫行,「平等」不但是教條,而且變邪教,於是有信貸危機,有金融風暴,大學濫開,社會福利綜援狂派,此一病毒,是繼馬克思列寧由西方東傳的痲瘋之外,第二波人類思想的禽流感。

幼稚的香港,一百五十年來,中國人缺乏文化思維基礎,對西方的事物喜歡照單全收,更將香港推向毀滅。所以曾蔭權下台,莫名其妙地上來一個「社會主義者」梁振英,當初大受「學者」和「專業人士」欣賞。香港有一批蠢人全天候為愚昧做啦啦隊,充滿娛樂性,這是我捨不得移民的理由。

同性婚姻與生育率的迷思

同性婚姻與生育率的迷思

本部落特別想補充一下經常有人說的「出生率下降」問題,有些人覺得可以把生育率下降「滑波推論」至不能生育的同性婚姻等同可生育的異性婚姻,商界常說出生率下降導致經濟下跌這些廢話更不用說。

「生育率升跌」某程度上是語言陷阱,「升與跌」是相對指數,戰後各國的生育率必然爆升,因為很多男丁戰死沙場,戰爭也令無數男女死亡,戰後地區人口必然大減,為有助重建社會,必須要一定數量的新生代。

香港四十年代末也是「嬰兒潮」,都是戰後的事,加上當時香港要發展,一定要多些新生代,當然,以前醫療較為落後及缺乏避孕知識也是催生嬰兒的因素,無論如何,現今世界各處的先進地區,出生率都呈現下降,但不是沒人生育,只是下降,人均生活改善了,科技先進了,人類不單止對人數的追求,更著重對生命質素的追求,就是「貴精不貴多」,生一堆孩子但無力教育或疏於照顧是無意義的,適量生育才有效改善生活。

看中國 14 億人,人是夠多了,難道人多必然好辦事?不會。現在香港人口也爆炸,大陸新移民和無節制的自由行湧港,香港只會迫爆,什麼都難以正常運作,況且現在香港的教育制度全盤失敗、樓價不合理地高企,連安居樂業也難達到,還未計畸型的「起跑線文化」,生孩子比登陸火星還要艱難 (對不起,美帝已輕易登陸了火星),所以生育率高低,是社會變遷的結果,不關乎什麼同性異性戀的價值觀問題。

論同性婚姻【三】:不要亂充當「代言人」

論同性婚姻【三】:不要亂充當「代言人」

粗梳一點說,普遍香港人對同性戀,並非聲嘶力竭支持或憤慨反對,而是沒有多大感覺,因為同性戀在社會上是很少數。打個比喻,香港有些南亞裔人士,不算很多,不見得香港有這些南亞裔人而受影響,南亞人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包括圍內的朋友圈,南亞人最關心的可能是在港遇到事故,希望得到類近香港市民的法律保障,或買東西與港人付同等價錢得到同樣招待。

同性戀情況也有點近似,其實絕大多數同性戀者,基本上都不會強制異性戀者「同志化」,例如男同志通常不會兜搭異性戀男人,女同志也很少去「溝」異性戀女性,同性戀者有自己的朋友圈、「同志圈」,在「志同」及「道合」的圈子找伴侶。

在現今科學水平下,醫學證明同性戀通常與生俱來,很少後天忽然轉向,這不關乎是否已婚,單身終老的男女,不等於是 Gay 或 Les ,無關系,而即使結了婚的人,很多異性戀夫妻也可選擇不生育,包括自己選擇或生理限制,不生育可以基於許多原因,亦不關乎「異性婚姻不生育等同沒價值」的問題。

現實地說,同性戀者也要生活,錢不會從天而降,和一般人一樣,要「記得準時返工」,要吃飯,要上廁所要睡覺,同性戀者的戀愛路,是同志們的事。本部落的立場,是社會在一般法律下給同性戀者和一般市民同等的保障,例如在街見到同性戀者,不能借此欺負或恥笑,但到現在為止,香港也不見得對同性戀者很歧視和排斥 (除了那些法西斯耶教團體),一如上文所說,是「沒有多大感覺」。

別人是同性戀,自己異性戀,井水不犯河水,井水也無必要、也無可能溝淡河水,各自生活,各自有喜愛及習慣的戀愛模式就可以。同性戀者也知道有別於異性戀者,有些非同性戀者很膚淺地覺得同志們必定覺得自己「跑在社會尖端」,其實不然,大多數同性戀者,只是選擇了符合自己的性取向,在社會上,還是要生活,想做個安靜不被打擾的「一般市民」而已。

不應歧視同性戀者,但也無須把同志們視為寵物百般肉麻地「關愛」,過度「關愛」變相認定同志們是「怪獸 / 可憐人 」,情況就像那些離地中產帶劏房窮小孩坐靚跑車上酒店吃自助餐「感受優質生活」,說到底,是離地中產對窮人的終極歧視,要窮人知道自己多麼慘多麼窮得可憐。看那些離地異性戀者充當同志們的「代言人 / 經理人」,心裡都是想凸顯自己大愛滿瀉,但內裡很害怕同性戀,為掩飾這種深層懼怕,於是要異常高姿態地為同性戀者指點江山,這是現今香港人的寫照。

社會無須什麼「大愛」,「大愛」是一種思想荼毒,也是另類的心靈贖罪券罷了,同性戀異性戀、或性冷感、或雙性戀,各自找適合的路。親共法西斯耶教團體充當上帝代言人力斥同性戀,但那邊廂,利用同性戀作籌碼企圖「同化」異性戀世界的同志團體,亂指控其他人「恐同 / 反同」,一樣很法西斯,而那些抱著看比賽心態扮演同志代言人的異性戀者,更是這潭混水中的細菌,不是真心關注同性戀,只是意氣之爭,「你反 A 嗎,我地偏要 AA,還要不斷提高叫價,吹咩 」,最後受害的都是同性戀者。

論同性婚姻【二】:不要淪為意氣之爭

論同性婚姻【二】:不要淪為意氣之爭

香港人包括海外華人有一不良習慣,就是喜歡用歐美國家的標淮套用在香港。例如海外華人會說,外國如何如何,所以香港也可以如何如何。在港的港人如是,看見「外國表面上的東西」,覺得「香港其實也可以一樣」,這種純粹硬件套用的想法,就像看電視節目,看見大廚介紹精美廚具泡製出美食,於是覺得「只要我買了這些廚具就可以做出一樣的美食了」,但當然,你純粹買了一堆廚具,是不會做出大廚美食,何解?因為只是硬件,沒有做美食的手藝,此為「軟件」。

正如買了部高級電腦,沒有適當軟件,只是一部插了電會著燈的機器,不能高效運作。

歐美國家的種種制度,是建基於外國的民主制度而來,無須爭拗外國民主制度是否完美,即使未致於「地球上最完美」,起碼人家有,香港沒有,外國的全民退保,建基於高稅率;外國容許同性戀婚姻,建基於民主開明制度,選出的國會議會 / 總統 / 政要,已有若干程度上默認同性戀在社會的認受性 / 自由等等,加上外國男女對性、及同性戀的觀念,在多種因素結合之下,可認同同性婚姻,容許同性婚姻不是石頭爆出來,也不單純是鬥鬥罵罵谷出來,是社會符合了條件,及在這條件下的爭取自然而來。

香港是香港,香港人不要以為去阿信屋買了日本零食就覺得自己是日本人;不要以為用韓國手機又覺得自己很韓國崛起;不要覺得參加了歐美旅行團覺得自己忽然很歐化;不要覺得聽了美國流行曲又覺得自己很鬼仔。香港是很落後的地區,連長期賣港的偽民主派也捨不得放棄,仍然陶醉於「鄰近地區六四大中華膠花毒」,連反國教也只寄望一個十幾歲的黃之鋒出生入死,家長只會把孩子們玩起跑線拼命,這麼不文明的都市,覺得像歐美日?講出來也覺得羞家吧。

同性戀是個人選擇,同性戀者也是市民,和其他人一樣,在一般法制下,應得到適當的尊重,但同性婚姻大可不必,同性戀者最需要的是「leave us alone - 給我們安靜地生活」,與同性伴侶一起,選擇他 / 她們的戀愛方式,同性戀是自由戀愛的另一種演變,重點是「社會不介意有同性戀」,不是爭論「同性戀應該有婚姻」。

婚姻其中一個目的 / 責任的確是繁殖下一代,當然結婚不生育可以有許多原因,也不見得有本港有法例規定結婚必須生育。有些不打算結婚或未戀愛過的人,借不生育的例子來全盤否定異性婚姻及宣傳同性婚姻,是非常低智的想法,異性戀者不會因不生育而忽然轉為同性戀,而同性戀者也明白與異性戀的差別,同性戀者大前提是與同性愛侶一起,不會以生育為先 (根本也無法同性生育)。

由非同性戀者去「覺得」及「想象」同性戀者的路是很奇怪的,就像吃素者教人煮肉一樣無稽。現在香港出現怪現象,那些親共耶教團體蜂擁反對同性戀,同性戀者固然當災,但引起很多異性戀者「為了啖氣」及「啦啦隊吃花生心態」,忽然同性戀上身,大力鼓勵同性婚姻。表面上社會好像突然變得開明了,但吊詭在於由非同性戀的人主導了同性戀者的路,對香港人來說,就像年年遊行、年年六四哭哭啼啼、每逢偽民主派籌款義不容辭,都是「贖罪券心態」,香港人就是這樣,只想自己感覺良好而為,不是看整體情況。

宗教團體歧視同性戀,可以對之批判,反過來排斥、杯葛這些法西斯教團,現在的狀況似乎是宗教團體越反對,其他人就來更厲害的,你反對同性戀嗎,我們就倡導同性婚姻,這種「你反 A ,我加碼要 AA」的做法,對同性戀者而言,只變成宗教團與異性戀花生友的棋子罷了。

同性婚姻之初步我見

同性婚姻之初步我見

同性婚姻,我個人所理解的是,很多同性戀者並不渴求「婚姻的制約」,只想與心儀的同性伴侶在一起,更常見的是,同性戀者大多不會隨便向外標榜自己 gay 或 les ,只求不被歧視或欺負,被人知道算了,很少會張揚,也無必要這樣做。但似乎有些同性戀者或支持同性戀的人誤解了「平權」,或受不清不楚 (甚至虛偽) 的所謂左翼思想影響,於是想爭取不被歧視的前提下,就以「平權」來爭取同性婚姻,達成「同性戀者和主流一樣,都有婚姻」,但這似乎不是同性戀者最需要和最有利的東西,因為同性戀者一旦有婚姻,其實變相也是多一重制約,這很矛盾。

「平權」在近二十年被廣泛濫用,也不斷被扭曲,連有些本來不合理的事也扭曲變成合理,並冠以「平權」做萬能金牌。

有些支持同性婚姻的人用近年出生率下降來否定異性婚姻帶來的生育價值,是不適當的。個別地區的變遷導致生育率下降,不能借此否定生育價值。所謂「 xx 率下降」是語言陷阱,前設了只可升不可降更不考慮其他客觀環境因素,況且只是生育率下降,並非沒人生育,也不可能,否則全球人類會陸續死光,什麼同性異性戀也完。以生育率下降來否定生育的人,就像現在的短視商界,說地區小舖反正越來越少,反映無價值云云,但不談地產霸權令小舖無法經營,胡亂投射根本是思考荼毒。

有人認為同性戀可能導致同性亂倫,其實無關系的,同性戀和亂倫是兩碼子事,同性戀只是喜歡同性,不包括「與同性的親屬相好」,不關事,正如亂倫者也通常不是同性戀。

同性戀始終是少眾,亂倫更是少眾中的極少極少眾,所以把同性戀和亂倫相提並論,是偷換概念及錯誤類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