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華籲「八十後」擴闊眼界
星島日報 2010-01-04 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近期「八十後」年輕一代的狀況備受關注,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亦論及這問題。他不認同年輕一代欠缺向上流動的機會,只是他們的期望比上一輩高:上幾代港人只要生活安穩可以上樓上車就滿足,新一代關注的卻可能是物業會所有甚麼設施、泳池有多大、私隱度是否足夠等等。他同意在大學教育普及後,大學畢業未必一定可即時爬上社會上層階梯,但若能把握機會,依然可發揮優勢。他呼籲「八十後」要擴闊眼界,指他們將會接棒推動香港的未來發展,並問他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曾俊華在他的個人網誌中,引用社會學教授呂大樂所著的《四代香港人》的分界,指戰前二、三十年代出生的是第一代香港人;戰後嬰兒潮的一代是第二代港人;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出生的是第三代;七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的是第四代香港人。
對於呂大樂認為第四代港人欠缺機會,「注定是輸家」,他表示異議。曾俊華認為,第四代港人享有的機會並不少,加上父母、社會對他們的栽培和資源投放,他們的競爭力和機會絕對不比上三代人遜色,「問題在於這一代人的期望是甚麼和是否能夠掌握和創造新的機會。」
第四代期望較高
他以住屋為例說,「第一代港人覺得有三餐一宿、生活安穩已經很滿足……嬰兒潮一代可能認為能夠早日「上樓」(獲分配公共房屋)已符合了對住屋的期望;第三代港人覺得「上車」(置業)可以說是必要達到的目標;對一些第四代港人來說,他們最關注的可能是物業會所有甚麼設施、泳池有多大、私隱度是否足夠等等。」
他承認,在六、七十年代以前,大學、預科畢業的必然是社會精英,注定可以爬上社會上層的階梯。但現在大學教育普及了,入讀大專的學生大幅上升,「大學畢業未必一定再等於可以即時爬上社會上層的階梯,但教育程度稍遜的年輕人也不一定沒有機會,問題是在競爭中,他們能否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優勢。」
創意視野較優勝
曾俊華認為,第四代年輕人在創意、視野方面較為優勝,只要他們能夠好好裝備自己,加上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機遇,他們是不用擔心日後沒有「上流」的機會。
對於近期引起關注的「八十後」(即第四代)以較激烈手法,表遠他們對社會議題的關注,他表示自己明白這些年輕人的看法和感受,「他們是香港回歸後才踏進社會的年輕人,他們其實可能較前幾代港人更愛香港和國家,對家國有更深的投入感,對社會事務有一份激情,更願意站出來大膽地表達他們的看法。」他認同年輕人必然亦應該有激情的,但「最重要的是在激情中,也要有理性和客觀的討論,眼界也要廣闊。『八十後』將會接棒推動香港的未來發展,你們準備好了嗎?」
====================
曾俊華網誌
「Y世代」續篇 – 「八十後」
2010-01-03
今年聖誕節沒有外遊,跟家人和小霸王Oliver(家中柴犬)在家中度過了一個寧靜而温暖的假期。除了就今年的預算案分析一些議員的意見和準備一系列可行的措施之外,我還看了幾部十分有份量的電影。我亦趁機會翻看了一些以前看過的讀物,當中包括呂大樂教授所著的《四代香港人》。
根據呂教授的分界,於戰前二、三十年代出生的是第一代香港人;戰後嬰兒潮的一代是第二代港人,這是我的年代;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出生的是第三代;七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也可以說是嬰兒潮的後代)的是第四代香港人,這是我子女的年代。
受社會發展和時代巨輪推進的影響,每一代港人在生活方式、價值觀和精神面貎等方面都各有特點。重讀這本書,我感受特別深,也引起不少反思,尤其對第四代港人的現況。呂教授認為第四代港人「注定是輸家」,戰後嬰兒潮的一代人沒有將最開放、最多元化、最多機會的環境,好好保護和優化,以傳給下一代,令這一代人得不到一些「先天」的優勢。我不完全同意這個觀點。
我覺得其實第四代港人享有的機會並不少,加上成長環境和父母、社會對他們的栽培和資源投放,他們的競爭力和機會絕對不比上三代人遜色,問題在於這一代人的期望是甚麼和是否能夠掌握和創造新的機會。
隨着社會發展和市民生活不斷得到改善,我們的期望自然會不斷地提高。以住屋為例,第一代港人覺得有三餐一宿、生活安穩已經很滿足,自己擁有的住屋是一個奢望;嬰兒潮一代可能認為能夠早日「上樓」(獲分配公共房屋)已符合了對住屋的期望;第三代港人覺得「上車」(置業)可以說是必要達到的目標;對一些第四代港人來說,他們最關注的可能是物業會所有甚麼設施、泳池有多大、私隱度是否足夠等等。
也有人認為現今香港社會沒有提供足夠的機會,讓第四代港人可以「上流」化。在六、七十年代以前,可以入讀大學的只佔很少部分,基本上大學,甚至預科畢業的必然是社會精英,注定可以爬上社會上層的階梯。香港發展至今,教育普及了,我們的大學更大幅增加至九間,現在入讀大專的學生大幅上升,但大學畢業未必一定再等於可以即時爬上社會上層的階梯,但教育程度稍遜的年青人也不一定沒有機會,問題是在競爭中,他們能否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優勢。
正如我在《Y世代》的網誌中提到,Y世代(也即第四代港人)在創意、視野方面較為優勝。無論在學校或透過網絡世界,他們可以掌握的知識較之前三代人更豐富、更廣闊。而社會也提供了很好的環境,只要他們能夠好好把握,好好裝備自己,再加上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機遇,他們是不用擔心日後沒有「上流」的機會。
政府除了投放大量資源在教育和人才培訓方面外,還一直致力維持香港的競爭力,在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完善金融體制之餘,我們也積極開拓新的經濟亮點,例如鼓勵科研,增加就業機會,為年青人提供更多發展的機會。
我留意到近日不少報章專欄和電台節目都有出現「八十後」這個名詞。從網上得知,「八十後」原本是用於代表八十年代後出生的一代國內年青人。由於八十年代後,國家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八十後」成為獨生子女的代名詞。有人分析,外來資訊深深影響「八十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會以批判方式審視社會制度及不公平現象。
引起大家討論的是,近日有部分香港「八十後」(也即第四代港人)以較激烈手法,表達他們對一些民生議題的關注。對於這羣「八十後」的年青人,我很明白他們的看法和感受,他們是香港回歸後才踏進社會的年青人,他們其實可能較前幾代港人更愛香港和國家,對家國有更深的投入感,對社會事務有一份激情,更願意站出來大膽地表達他們的看法。
激情不一定是負面,我甚至認為年青人必然亦應該有激情的。在我年青的時代,熱血青年參加「保釣」運動,參加「反越戰」運動,參加民權運動,他們所表現的激情,實在比今日的「八十後」青年不遑多讓,但最重要的是在激情中,也要有理性和客觀的討論,眼界也要廣濶。
「八十後」將會接棒推動香港的未來發展,你們準備好了嗎?
====================
困乏八十後 學歷增收入跌
入息中位較 97跌一成 學者促政府全面檢討政策
(明報) 2010-01-04
【明報專訊】年輕人是社會的未來棟樑,香港未來,有賴現時20至30歲、生於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第四代港人接棒。這一代雖成長於最繁榮的年代,如今卻要面對經濟轉型的未知,怨氣逐漸積聚。本報《新生代系列》透過數據和個案訪問,立體剖析這一代的困局和訴求。今天報道的是年輕一代收入下跌的問題。
隨著經濟發展,1997至2008年間市民收入中位數上升9.4%,唯獨15至24歲的年輕人、即所謂「八十後」,入息中位數不升反跌,20至24 歲一族的入息中位數,由97年的8200元跌近一成至7500元;至於更年輕的20歲以下跌幅更大。有學者分析,年輕人學歷普遍提升,但收入卻減少,反映教育政策及經濟發展錯配,若政府不作出應對,年輕人怨氣必會累積,成為計時炸彈。
政府統計處 資料顯示,以2008年固定價格計算,香港整體僱員收入中位數,由1997年的9600元上升至08年的10500元,增加9.4%,顯示隨著經濟整體發展,港人收入普遍上升。不過,若以年齡組別分類,在10個年齡組別中,15至19歲及20至24歲這兩組年輕人的收入中位數卻不升反跌。
僅15-24兩組別收入跌
在1997年,15至19歲及20至24歲這兩個組別的收入中位數分別為6300元及8200元,但在2008年,這兩組別的收入中位數分別下跌至5500及7500元,跌幅分別達12.7%及8.5%,15至19歲這類最年輕就業人士的薪酬抗跌力最低。
其他年齡組別方面,45至49歲的就業人士收入中位數升幅最大,達25%,由9600元上升至1.2萬元。2008年,35至39歲及40至44歲這兩組的收入中位數最高,達1.3萬元。
學者﹕對政府社會怨氣增
不過,2006年中期人口報告顯示,1996年約有18.5%年輕人具專上教育程度,2006年已增至30.6%,約有27萬人,當中有28%是副學士。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出,年輕人學歷提高,增加他們對社會及個人權利的認知;但同一時間,部分年輕人面對失業及收入下跌問題,往往增加他們對政府及社會的怨氣。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表示,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在任期間,銳意10年內讓60%青年接受專上教育,開辦大量副學士課程,青年人學歷提升,但副學士的認受至今仍有爭議。他指出,年輕人學歷提升,但收入卻下跌,反映教育政策與經濟發展出現錯配,加上近年經濟不景,年輕人更難找到工作,具較高學歷的青年不單要面對現實尋找低薪工作,甚至要面對失業,這從年輕人失業率高達20%以上便可見一斑。
「倘不解決 將成計時炸彈」
周永新及蔡子強均表示,政府要全面檢討現行的教育、經濟、房屋等政策,研究如何紓解年輕人面對的問題。蔡子強表示,在日前的元旦大遊行,不少青年提出置業困難及其他訴求,若問題未能解決,日後不難成為政府的計時炸彈。
====================
大學生校園掘出第一桶金 生產「系衣」 月賺 6 位數
(明報)2010-01-04
【明報專訊】金融海嘯暴露「八十後」問題,不止低學歷青年,不少大專生亦深感畢業後「搵工難」,決定與同學打小本做生意,為前途殺出生天。有大專生合資15萬為同學及大學屬會設計「系衣」(Soc-Tee)和校園日用品等,成功搶佔消費潛力龐大和「無風無浪」的校園市場,每月利潤達6位數字,未來打算以第一桶金走出校園,兼營職業制服設計營銷等,直言可憑邊做邊學的創業精神,抵擋金融海嘯的破壞力。
2009年成立的聯合創新意念公司(UCC),3名合伙人全是初出茅廬甚至未畢業的大專生。創辦人、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應屆畢業生呂文天說,家人也是做生意,他耳濡目染下也想學習營商,加上去年5月畢業時正值金融海嘯,難覓一職,遂與現讀三年級的宿友周峻翹及另一名在白英奇設計學院畢業、有一年時裝設計經驗的友人鄧春虹合資15萬元成立公司 。
UCC主要為大學團體設計和生產日用品為主,例如學系和學會的屬會風褸和「系衣」(Soc-Tee)等,也有帽、毛巾、水樽甚至八達通套等日常用品,售價視乎訂單而定。
風褸每件140元 利潤達五成
他們三人均喜愛設計和留意潮流品味,加上鄧春虹有時裝設計經驗,成功為校園產品設計引入大專生的流行文化,務求「夠型格」。周峻翹稱,傳統「Soc-Tee」有許多問題,包括設計過於保守、過時,布料質素欠佳,「不少同學都拿Soc-Tee做睡衣,很浪費」。他笑言,創業首月營業額已達10萬元,現時每月收入達6位數字,「如最好賺的風褸,每件大約售價140元左右,有50%、60%利潤,現時收入可觀」。
擬兼營公司制服設計
不過,青年創業路並非事事如意,呂文天坦言,「我們也是大學生,由零開始,犯了好多錯」,如宣傳和客戶服務方面需要加強及改善等。踏入新年,呂文天指大學組織產品的訂單高峰期已過,要至暑假迎新營季節才會好轉,因此他們正拓展業務至速遞 公司制服訂做等其他生意,嘗試走出校園。他說,暫未知這些校園外的業務,回報會否較校園服飾為佳,但仍有信心繼續賺錢,實踐創業理想。
明報記者 彭美芳
星島日報 2010-01-04 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近期「八十後」年輕一代的狀況備受關注,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亦論及這問題。他不認同年輕一代欠缺向上流動的機會,只是他們的期望比上一輩高:上幾代港人只要生活安穩可以上樓上車就滿足,新一代關注的卻可能是物業會所有甚麼設施、泳池有多大、私隱度是否足夠等等。他同意在大學教育普及後,大學畢業未必一定可即時爬上社會上層階梯,但若能把握機會,依然可發揮優勢。他呼籲「八十後」要擴闊眼界,指他們將會接棒推動香港的未來發展,並問他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曾俊華在他的個人網誌中,引用社會學教授呂大樂所著的《四代香港人》的分界,指戰前二、三十年代出生的是第一代香港人;戰後嬰兒潮的一代是第二代港人;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出生的是第三代;七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的是第四代香港人。
對於呂大樂認為第四代港人欠缺機會,「注定是輸家」,他表示異議。曾俊華認為,第四代港人享有的機會並不少,加上父母、社會對他們的栽培和資源投放,他們的競爭力和機會絕對不比上三代人遜色,「問題在於這一代人的期望是甚麼和是否能夠掌握和創造新的機會。」
第四代期望較高
他以住屋為例說,「第一代港人覺得有三餐一宿、生活安穩已經很滿足……嬰兒潮一代可能認為能夠早日「上樓」(獲分配公共房屋)已符合了對住屋的期望;第三代港人覺得「上車」(置業)可以說是必要達到的目標;對一些第四代港人來說,他們最關注的可能是物業會所有甚麼設施、泳池有多大、私隱度是否足夠等等。」
他承認,在六、七十年代以前,大學、預科畢業的必然是社會精英,注定可以爬上社會上層的階梯。但現在大學教育普及了,入讀大專的學生大幅上升,「大學畢業未必一定再等於可以即時爬上社會上層的階梯,但教育程度稍遜的年輕人也不一定沒有機會,問題是在競爭中,他們能否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優勢。」
創意視野較優勝
曾俊華認為,第四代年輕人在創意、視野方面較為優勝,只要他們能夠好好裝備自己,加上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機遇,他們是不用擔心日後沒有「上流」的機會。
對於近期引起關注的「八十後」(即第四代)以較激烈手法,表遠他們對社會議題的關注,他表示自己明白這些年輕人的看法和感受,「他們是香港回歸後才踏進社會的年輕人,他們其實可能較前幾代港人更愛香港和國家,對家國有更深的投入感,對社會事務有一份激情,更願意站出來大膽地表達他們的看法。」他認同年輕人必然亦應該有激情的,但「最重要的是在激情中,也要有理性和客觀的討論,眼界也要廣闊。『八十後』將會接棒推動香港的未來發展,你們準備好了嗎?」
====================
曾俊華網誌
「Y世代」續篇 – 「八十後」
2010-01-03
今年聖誕節沒有外遊,跟家人和小霸王Oliver(家中柴犬)在家中度過了一個寧靜而温暖的假期。除了就今年的預算案分析一些議員的意見和準備一系列可行的措施之外,我還看了幾部十分有份量的電影。我亦趁機會翻看了一些以前看過的讀物,當中包括呂大樂教授所著的《四代香港人》。
根據呂教授的分界,於戰前二、三十年代出生的是第一代香港人;戰後嬰兒潮的一代是第二代港人,這是我的年代;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出生的是第三代;七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也可以說是嬰兒潮的後代)的是第四代香港人,這是我子女的年代。
受社會發展和時代巨輪推進的影響,每一代港人在生活方式、價值觀和精神面貎等方面都各有特點。重讀這本書,我感受特別深,也引起不少反思,尤其對第四代港人的現況。呂教授認為第四代港人「注定是輸家」,戰後嬰兒潮的一代人沒有將最開放、最多元化、最多機會的環境,好好保護和優化,以傳給下一代,令這一代人得不到一些「先天」的優勢。我不完全同意這個觀點。
我覺得其實第四代港人享有的機會並不少,加上成長環境和父母、社會對他們的栽培和資源投放,他們的競爭力和機會絕對不比上三代人遜色,問題在於這一代人的期望是甚麼和是否能夠掌握和創造新的機會。
隨着社會發展和市民生活不斷得到改善,我們的期望自然會不斷地提高。以住屋為例,第一代港人覺得有三餐一宿、生活安穩已經很滿足,自己擁有的住屋是一個奢望;嬰兒潮一代可能認為能夠早日「上樓」(獲分配公共房屋)已符合了對住屋的期望;第三代港人覺得「上車」(置業)可以說是必要達到的目標;對一些第四代港人來說,他們最關注的可能是物業會所有甚麼設施、泳池有多大、私隱度是否足夠等等。
也有人認為現今香港社會沒有提供足夠的機會,讓第四代港人可以「上流」化。在六、七十年代以前,可以入讀大學的只佔很少部分,基本上大學,甚至預科畢業的必然是社會精英,注定可以爬上社會上層的階梯。香港發展至今,教育普及了,我們的大學更大幅增加至九間,現在入讀大專的學生大幅上升,但大學畢業未必一定再等於可以即時爬上社會上層的階梯,但教育程度稍遜的年青人也不一定沒有機會,問題是在競爭中,他們能否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優勢。
正如我在《Y世代》的網誌中提到,Y世代(也即第四代港人)在創意、視野方面較為優勝。無論在學校或透過網絡世界,他們可以掌握的知識較之前三代人更豐富、更廣闊。而社會也提供了很好的環境,只要他們能夠好好把握,好好裝備自己,再加上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機遇,他們是不用擔心日後沒有「上流」的機會。
政府除了投放大量資源在教育和人才培訓方面外,還一直致力維持香港的競爭力,在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完善金融體制之餘,我們也積極開拓新的經濟亮點,例如鼓勵科研,增加就業機會,為年青人提供更多發展的機會。
我留意到近日不少報章專欄和電台節目都有出現「八十後」這個名詞。從網上得知,「八十後」原本是用於代表八十年代後出生的一代國內年青人。由於八十年代後,國家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八十後」成為獨生子女的代名詞。有人分析,外來資訊深深影響「八十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會以批判方式審視社會制度及不公平現象。
引起大家討論的是,近日有部分香港「八十後」(也即第四代港人)以較激烈手法,表達他們對一些民生議題的關注。對於這羣「八十後」的年青人,我很明白他們的看法和感受,他們是香港回歸後才踏進社會的年青人,他們其實可能較前幾代港人更愛香港和國家,對家國有更深的投入感,對社會事務有一份激情,更願意站出來大膽地表達他們的看法。
激情不一定是負面,我甚至認為年青人必然亦應該有激情的。在我年青的時代,熱血青年參加「保釣」運動,參加「反越戰」運動,參加民權運動,他們所表現的激情,實在比今日的「八十後」青年不遑多讓,但最重要的是在激情中,也要有理性和客觀的討論,眼界也要廣濶。
「八十後」將會接棒推動香港的未來發展,你們準備好了嗎?
====================
困乏八十後 學歷增收入跌
入息中位較 97跌一成 學者促政府全面檢討政策
(明報) 2010-01-04
【明報專訊】年輕人是社會的未來棟樑,香港未來,有賴現時20至30歲、生於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第四代港人接棒。這一代雖成長於最繁榮的年代,如今卻要面對經濟轉型的未知,怨氣逐漸積聚。本報《新生代系列》透過數據和個案訪問,立體剖析這一代的困局和訴求。今天報道的是年輕一代收入下跌的問題。
隨著經濟發展,1997至2008年間市民收入中位數上升9.4%,唯獨15至24歲的年輕人、即所謂「八十後」,入息中位數不升反跌,20至24 歲一族的入息中位數,由97年的8200元跌近一成至7500元;至於更年輕的20歲以下跌幅更大。有學者分析,年輕人學歷普遍提升,但收入卻減少,反映教育政策及經濟發展錯配,若政府不作出應對,年輕人怨氣必會累積,成為計時炸彈。
政府統計處 資料顯示,以2008年固定價格計算,香港整體僱員收入中位數,由1997年的9600元上升至08年的10500元,增加9.4%,顯示隨著經濟整體發展,港人收入普遍上升。不過,若以年齡組別分類,在10個年齡組別中,15至19歲及20至24歲這兩組年輕人的收入中位數卻不升反跌。
僅15-24兩組別收入跌
在1997年,15至19歲及20至24歲這兩個組別的收入中位數分別為6300元及8200元,但在2008年,這兩組別的收入中位數分別下跌至5500及7500元,跌幅分別達12.7%及8.5%,15至19歲這類最年輕就業人士的薪酬抗跌力最低。
其他年齡組別方面,45至49歲的就業人士收入中位數升幅最大,達25%,由9600元上升至1.2萬元。2008年,35至39歲及40至44歲這兩組的收入中位數最高,達1.3萬元。
學者﹕對政府社會怨氣增
不過,2006年中期人口報告顯示,1996年約有18.5%年輕人具專上教育程度,2006年已增至30.6%,約有27萬人,當中有28%是副學士。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出,年輕人學歷提高,增加他們對社會及個人權利的認知;但同一時間,部分年輕人面對失業及收入下跌問題,往往增加他們對政府及社會的怨氣。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表示,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在任期間,銳意10年內讓60%青年接受專上教育,開辦大量副學士課程,青年人學歷提升,但副學士的認受至今仍有爭議。他指出,年輕人學歷提升,但收入卻下跌,反映教育政策與經濟發展出現錯配,加上近年經濟不景,年輕人更難找到工作,具較高學歷的青年不單要面對現實尋找低薪工作,甚至要面對失業,這從年輕人失業率高達20%以上便可見一斑。
「倘不解決 將成計時炸彈」
周永新及蔡子強均表示,政府要全面檢討現行的教育、經濟、房屋等政策,研究如何紓解年輕人面對的問題。蔡子強表示,在日前的元旦大遊行,不少青年提出置業困難及其他訴求,若問題未能解決,日後不難成為政府的計時炸彈。
====================
大學生校園掘出第一桶金 生產「系衣」 月賺 6 位數
(明報)2010-01-04
【明報專訊】金融海嘯暴露「八十後」問題,不止低學歷青年,不少大專生亦深感畢業後「搵工難」,決定與同學打小本做生意,為前途殺出生天。有大專生合資15萬為同學及大學屬會設計「系衣」(Soc-Tee)和校園日用品等,成功搶佔消費潛力龐大和「無風無浪」的校園市場,每月利潤達6位數字,未來打算以第一桶金走出校園,兼營職業制服設計營銷等,直言可憑邊做邊學的創業精神,抵擋金融海嘯的破壞力。
2009年成立的聯合創新意念公司(UCC),3名合伙人全是初出茅廬甚至未畢業的大專生。創辦人、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應屆畢業生呂文天說,家人也是做生意,他耳濡目染下也想學習營商,加上去年5月畢業時正值金融海嘯,難覓一職,遂與現讀三年級的宿友周峻翹及另一名在白英奇設計學院畢業、有一年時裝設計經驗的友人鄧春虹合資15萬元成立公司 。
UCC主要為大學團體設計和生產日用品為主,例如學系和學會的屬會風褸和「系衣」(Soc-Tee)等,也有帽、毛巾、水樽甚至八達通套等日常用品,售價視乎訂單而定。
風褸每件140元 利潤達五成
他們三人均喜愛設計和留意潮流品味,加上鄧春虹有時裝設計經驗,成功為校園產品設計引入大專生的流行文化,務求「夠型格」。周峻翹稱,傳統「Soc-Tee」有許多問題,包括設計過於保守、過時,布料質素欠佳,「不少同學都拿Soc-Tee做睡衣,很浪費」。他笑言,創業首月營業額已達10萬元,現時每月收入達6位數字,「如最好賺的風褸,每件大約售價140元左右,有50%、60%利潤,現時收入可觀」。
擬兼營公司制服設計
不過,青年創業路並非事事如意,呂文天坦言,「我們也是大學生,由零開始,犯了好多錯」,如宣傳和客戶服務方面需要加強及改善等。踏入新年,呂文天指大學組織產品的訂單高峰期已過,要至暑假迎新營季節才會好轉,因此他們正拓展業務至速遞 公司制服訂做等其他生意,嘗試走出校園。他說,暫未知這些校園外的業務,回報會否較校園服飾為佳,但仍有信心繼續賺錢,實踐創業理想。
明報記者 彭美芳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