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誌簡介


2011年5月10日星期二

新聞『不』透視

昨日《新聞透視 2011-05-07》真的毒不可耐,以「杜絕謠言」為題目,很巧妙地把一些未必是謠言的事說成謠言,並把一些世界重大議題美化、淡化和扭曲。日本核災難,節目不斷強調及引證「日本核輻射洩漏只屬極輕微,無問題的」,更用「吸一枝煙所吸收的輻射多過福島」作比較,但沒有說明核輻射和其他輻射的分別。其中「抗輻射盲搶鹽」真的是謠言,但節目把真的謠言和合理的政治懷疑混為一談,並用純熟的表達手法,把本來很合理且有證據的推理說成不可信,例如:「日本只有核反應堆,無見到製造核武」,即是說:「你見到人地做核武咩!?」,用假設答案來否定合理疑問。節目也不停強調日本沒有輻射問題,但事實上,連日本政府也要遷都、食水食物受污染的範圍正持續擴大,日本已公布問題,香港卻認為無事,是否可笑?


袁彌明今次中伏,節目雖然剪接得很好,但看得出故意找她做訪問,她很久前在博客張貼『依利沙伯醫院唐志聰醫生』的醫學文章,原來是假冒,電視台走訪了真實的唐志聰醫生,並予以澄清,節目刻意描述袁彌明在經營保健美容產品下,也同時是謠言散播者,即是說,她「有心或無意用假冒文章來推銷產品」,這就是節目表達出來的訊息。嚴格來講,袁彌明在事件中變相成為謠言傳播者,節目也追問她應否為此付上責任,她說責任不在自己,這答案正合 TVB 心意:

謠言-->公眾人物-->你有份散播-->從中(可能)得到商業利益 --> 推卸責任 = 「某電視台」劇本。


從事件看來,有理由相信袁彌明並非有心用假冒醫學文章推銷產品,她說由信得過的朋友電郵傳來,在此善意提醒:其實很多謠言初期都是朋友間廣傳的。


節目也訪問了一位很苦腦的女博士,她明顯對網絡文化缺乏認識(甚至比初中生還要初階),只是一般電腦用家,她不懂分辨垃圾電郵,所以會認真查閱,結果被虛假電郵滋擾。這女博士無非又引證了「網絡世界很邪惡、謠言滿天飛,連知識份子也被迷惑」,結論就是「上網是無益的、會壞心智的、網上言論都是不可信的」等等等等。


我並非否定辟謠的重要性,而要指出,「辟謠」也可作為某些人的工具,把一些合理懷疑但未必即時可證明的「謠傳」推翻,從而獲取某些利益。例如日本核災難,的確是災難,也真實的大量洩漏輻射,連日本政府也急著要國民禁用食水和食物,更要進行遷都,還可否說無問題呢?至於核武,又當然無人親眼看見製造過程,這很多餘,核武是每個大國的最高國防軍事機密,絕對無可能「歡迎各位參觀」的,對日本存有合理懷疑,基於福島第三反應堆內存不尋常大量鉟元素,事實上,日本也無須製造全球最強力核武,只要足夠威脅某些國家便已足夠(例如中國)。核電站燃燒鉟元素後餘量很少,但不要忘記,電站有倉庫儲存,鉟元素也沒有「食用日期」所限,積少成多,足夠做裂變彈,已可消滅大城市。所以懷疑日本企圖暗自生產核武很合理,與此同時,多餘的核武材料更可出售予戰爭國圖利,一舉兩得,節目只強調「日本這次是地震,並非核試,所以日本不可能制造核武」,此說法非常誤導觀眾,相信絕大多數人都知日本當然是地震而非核試,節目也只訪問了不相信日本有核武的本港核專家,核武屬政治和軍事問題,並非單純學術理論,把相反意見全部推向「網民流傳」, 實在欠缺公正。


先用「抗輻射盲搶鹽」事件引證謠言之害,再以「日本是地震並非核試」來推翻日本不可能制造核武,同時又用「吸一枝煙的輻射大過福島輻射量啦」來比喻日本沒有輻射危機,之後又加插知名人士袁彌明誤信了假冒醫學文章,潛台詞想說明:「連知名人士都被騙,市民更會啦」,袁彌明近期有參與政治活動,電視台拿她做「反面教材」,也可打擊她的政治公信力。最後又有知識份子女博士大訴謠言電郵之苦,整個二十多分鐘節目,手法奇高,編劇能力極強,但亦反映村料不足,節目後半部走訪台灣一隊網上辟謠小組,又要加插一堆辟謠實驗,頗沒趣,除了那辟謠小組,整個節目都在說歪理,企圖淡化日本核災難,背後強大的商業利益,不言而諭。

1 則留言:

hkeric 說...

節目有講,現實亦如是,你上google search "唐志聰醫生", 第一個result係袁彌明個blog

化學博士唔一定識炒股票,歷史博士唔一定識整電腦,大把專業人士中nigerian 419

另外,核電廠二十公里內的幅射量,同飛到香港或者中國嘅幅射量係唔同.係香港安全,你要去日本又係另一回事.

你可以懷疑日本做核彈,但係唔應該隨便將懷疑當事實放上新聞頭版,咁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