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母在我小時候多番教誨:不要浪費食物,打杖時麵包都沒得吃!
那麼,就從一塊只能填飽肚的白麵包談起吧。
近年,香港這個光怪陸離彈丸之地,繼前無古人的世界級奇異國際笑話:港男港女問題;現在,原來我們除了多了眾多新地標、全港高級 Shopping Mall 化之外,有一新話題: 世代矛盾。
世代矛盾,是指身處同一天空下,出生不同時代的人,對彼此存在矛盾。這個矛盾,當中尤以 1976 – 1990 年間出生的第四代香港少壯派,其對之前的第三代和第二代的不滿為甚 。第一代的香港人,即是本港開埠以來為計,是 1920 – 1930 年間的人,至今相信已大部份離世,即使仍在,也很多是年過八十高齡,對社會基本上難構成任何影響。 第一代香港人的少年成長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即日本侵華殺戮期間,我知道現在的歷史教科書,漸漸把某些歷史簡化、美化甚至和諧化,但我仍堅持形容為 [ 戰爭侵華殺戮 ] 。這些經過苦難的三年零八個月恐怖血腥戰爭洗禮的人,他們出生的時代是痛苦的,更多人是在戰爭裡無辜喪失家人、 未見天地便魂歸天國,是在死神詩篇裡的苦難人。
至 1946 - 1965年代出生的第二代,屬於戰後嬰兒潮的社會新力軍。不過, 四十年代與六十年代出生的,在社會變遷上,我個人認為,是應該再細分為第二代前期和後期,四十年代的人至今已是六十多歲; 但六十年代中出生的,現在只是四十多歲,相距達二十年。
我可以舉一個顯而易見例子,四十歲左右的人,不少是懂得用電腦,但六十多歲的人,幾乎肯定沒多少個會接觸電腦。這例子已明顯勾劃出相距二十年,對認知整體社會意識形態的分別。客觀地說,會接觸電腦世界的人,是較易於和時代同步的,縱使未必突破時代匣子,也不至過於落伍。
在香港四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之間,是存在頗大的社會變遷。六十年代的人是正處於香港工業發展期,而這年代的香港治安,雖不算好,但也較四十年代有改進,活在四十年代是遠遠較不幸的。 相對地,到六十年代才出生的人,雖然仍未享有九年免費教育機會,但事實上,六十年代香港的工業全面發展,工作機會較佳、政府陸續興建公屋,提供較多廉價居住環境,他們的父母, 部份有機會申請入住公屋 ( 當時為廉租屋及徙治區 );這是活在四十年代的人所缺乏的,若要把四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人歸類為同一代,我個人相當有保留,並可能會令期後的探討產生偏差。
如果問問現年約六十歲的人,可能會發覺他 / 她們大多已年屆退休,和孫子玩耍也不願多顧世情。畢竟年愈六十,身體機能也出現顯著退化,商界頭子也會把事業交由第三代的子女承繼,只要第三代穩守崗位,不過不失,年年有盈餘,便可安享晚年,捱了一生還有閒情來與世相爭嗎?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會明白第二代人,是應該分為兩時期的,前期和後期的第二代人,有著巨大分別,後期的人現在還只有四十多歲,稱不上老者,精力還多着。
曾蔭權特首曾提過民主進程與民化大革命的關系,引來社會極大不滿。在此我不想也無興趣公開批評曾特首這番非凡智慧言論,以免這個小小部落惹起當局 [ 不安 ] 或 [ 黑面 ] 。 第一代和第二代香港人,對文化大革命,認知上都有共通點,就是切身恐懼;這和我們後代人從書本電影得知的大不相同。 文化大革命對於第一代人來說,當年他們是三十多至四十歲的壯年期,經過戰爭的洗禮,血腥的殘害,較勇敢或幸運的跑到香港,在期間艱苦地建立一丁點生活基礎;六十年代的文革,使中國人再一次活在苦難之中。
文革期間,在四十年代出生的前期第二代人 ,是二十多歲的青年,他們面對文革,大部份人是心如刀割;而適逢在六十年代出生的後期第二代人 ,是嬰兒階段,文革的影響,縱使活在香港,當時也難免獨善其身。 這場中共剷除異己、把知識份子來個大清洗的浩劫,在港英管治期間,當局要面對棘手的政治派別問題,即老生常談的 [ 左仔、右派 ] 衝突。不要忘記,在戰後,至文革時期,香港的俗稱 ( 香港居民 ) 其實都是來自中國大陸,當中不少是具商界背景的上海人、或其他當時形容為 [ 資本家 ] 的五湖四海人士,香港就是這樣由各種逃亡資本家,再混合英國殖民地華洋雜處而組成的。
回想我九四年大專畢業時,第一份工作本來是應徵 ( 香港時報 ),此報在當年是屬於較為親台灣的,即所謂 [ 右派報紙 ] , 但因另一家同屬有點右派的 ( 華僑日報 ) 有較多空缺,於是便在該報工作了。 在這些帶點親某派的報館工作,會發覺資深的前輩們不少是曾到過台灣讀書的,有時聽聽他們談論關於政府時弊,說的很辛辣,不留情面,而談台灣事,也會直批不諱。 可能當時香港尚未回歸,報界少有像現在的 ( 講求政治正確、親疏有別、謀求非常和諧 ) 等自發性現象,因此在這些報館工作,會令人成長了許多。 華僑日報期後因銷量不濟實行削減員工,於是才轉往電台。
談到第三代人,即 1966 – 1975 年出生,就是現在年約三十多歲,可從九年免費教育制度、教會學校、津貼中學、小學,至有較多機會升讀大學的人,當中更有在父母的能力下,有機會遠洋升學,第三代人普遍來說是較幸運的。另一方面,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由於香港工業發達,父母有較多工作機會,縱使第一代人由於經歷戰亂貧窮、 第二代因為第一代的貧窮而失去良好教育機會,但第三代人總可以從父母的積蓄裡,得到接近理想的升學機會。回想一下,在九年免費教育制度以前的第二代香港人,要讀書得自己交學費,學校從幼稚園至中學,都幾乎全是私立,難聽地說,付得起的,有書讀,沒錢的,誰也幫不到你。不是閣下有心向學與否,而是求學請先有財。
在此,我有必要把第二代人作詳細交待。個人認為,第二代人似乎在現時的勢代矛盾中,處於近乎一面倒的被排斥,甚至被仇視,好像第二代人便是戀棧所有社會權力、世代財富、甚至坊間不少第四代動力少壯派形容為 [ 死老鬼 ] 、 [ 食古不化 ] 、及類似 [ 阻住地球轉 ] 的痛斥。要以簡單三言兩語、或年份來刻劃第二代人,是不公平的。
四十年代的首批第二代人,他們在大戰後出生,本身已經嚴重缺乏社會議價能力,加上當時香港在英國管治下,香港是屬於很混亂的荒亂時代。當代人不單家破人亡、淪為街頭乞丐的大有人在,還未計緊接著的各種疫症、社會罪惡、及港英政府下忽視的各類貪污問題,因此,說第二代人只是從年份劃分,也要深究當時當地的各種社會環境因素。 至於六十年代出生的後期第二代人,在之前也談過了。
我就是 1971 年出生,按年份計算,是第三代人。我的父母是戰時 193 X 年出生的 ( 即稱為戰爭中 ) 的第一代人。 先母懷有我時,是三十多歲。 請注意,第一代人的子女並不等於就是第二代人,當中並非每個例子都是順序的, 不能簡單壟桶地說第一代人的子女必然是緊接出生。 在下看見坊間常提及第二代人是老者、第三代人沒接觸過第一代人,此為過於粗劣分野。要記著,生兒育女不是電視機遙控器,不是 ( 1 ) 之後便是 ( 2 ) 。 至於現在人們口頭蟬說,年過 25 是中女,男人過 30 是老餅,這是一種惡性偏差,並不是有型潮人新思維,潮人新思維不是這麼解讀的。
因此,看見第四代人忙不及說第二代人如何留戀所謂權力、像把第二代人形容得像妖魔一樣,其實,有很多戰後故事、文革衝激;是一般歷史課本沒能詳列的,每個時代的人,為了生活,可能都須要一點點運氣,或是戲劇性的變幻。從第二代細分出來,第二代尾,生於六十年代的人,很多是現今掌握企業管理權的中高管理層,甚或老闆;而他們旗下的副手,通常是七十年代的第三代人。 第三代人在回歸前約近三十年間,所受的香港教育是明顯和回歸後不同。以前港英時期,在教育的意識形態上,較目前開放,香港被譽為亞洲四小龍,與本港能廣泛容納多元文化有直接關系。香港回歸前,在旅遊業和國際工商業帶動下,華洋雜處,香港既有中國人生活特色,但當中又存在英式風格,形成很獨特的化學作用。
但現在的香港,幾乎全面商場化、大財團惡性壟斷、而最要命的,是回歸後,中共中央沿用中國古法宮廷家長式智慧,完全落實套在香港。這種中國人式隱喻陰謀兼看臉色做人的形態;當然,在港英時代不是沒有,但英國人的政治智慧相信較現在的特區政府好得多。殖民地時期,英國是不會培育華人政治家,只會訓練一群唯命是從的技術官僚,這是可以理解,畢竟是殖民地,要香港獨當一面豈非搬石頭掉自己的腳?
不過,回歸後,由 ( 值得中央信任的儒家思想主導 ) 商家董建華擔任特首,
相信在這個回歸大洪流下,第二代尾的人不少已被人裁員,減薪已是萬幸。至於九十年代大學畢業的第三代人,在九十年代投身社會,並曾經享受過經濟泡沫帶來的恩惠。 到回歸後,踏入 1999 年開始,失業、剛新婚並以高價摸頂入市買樓、淪為新鮮負資產、2000 年忽然科網熱潮;不論你讀什麼學科也敵不過瘋狂高科熱,對自我價值和大學術科都難免墮入迷失,你懂少少電腦科技便即時成為眾企業的火熱秀才,但隨香港愛國極級富商李嘉誠的 Tom.com 股價下滑後,科網熱迅速消逝,當局又來個 ( 我們香港其實是要轉型為服務業的! ) 。
現在三十多歲的人,是否覺得上述景象有點像幻海奇情? 而第二代後期的人,即是 1955 年間才出生的,到2000 – 2001 年約只有 46 歲,還要養妻活兒;大家碰頭都有相近話題:你搵到工未?
此時的第四代人,是知道市道欠佳,他們是正在讀大學,但知道畢業後會 ( 未必有好日子過 ) 。
第四代人抱怨第二代人留戀權力,但先要明白,第二代人除了富商權貴特殊例子外 ,一般企業的這代人小老闆,很多都在回歸漩渦中陪葬了。因此,當要妖魔化第二代人之同時,請先理解回歸後的香港整體變化;第三代的負資產長命供樓債,銀主破產的不計其數 ,死命捱的,至今仍在苦力供款;但薪水也沒以前光彩了。第四代人才踏足社會不久,是否之前的回歸陪葬世代,真的如此阻礙閣下發達?還是自我才俊化只是第四代一廂情願狂想,總要給自己一個借口?
陳大文 作品
[ 世代眼中釘 ] 會以一系列共四篇文章撰寫,其餘三篇是短打形式;在下星期內全部刊出,下星期包括談第三代的風花雪月、第四代的革命才俊小青年;和兒童時期的第五代未來極品棟樑。
題目為:
第三代人: 日式百貨與港男港女
第四代人: 比堅尼與排除異己
第五代人: 世代小霸王
11 則留言:
大文兄:
你是有心人,我深信。
laulong
喂,劉兄,你現在是不是當副校長?
另,我最新版本給人痛罵的是 [ 基佬、綜緩人士 ] ,其中 [ 綜緩人士 ] 較為新款,聯想力頗為豐富。
原來得知劉兄全名,劉兄有不少強力著作!
Hi CTM: nice article as usual:) i didn't join you guys for discussion as i'm caught in an embarrassing position - i'm in-between 2nd & 3rd generation!
Agreed w/u: 2nd generation should be split into 2 generations, 20 years is too long, big difference! Born in 1946 can be parents of kids born in 1965!
三位兄台:
係全球化之後,任何人都唔再有安全感.
無論事情好壞,都是這麼遠,那麼近.死得!;P
Daniel.
大文兄:
何足掛齒。在學校裏與我較傾得埋的都叫我阿二,但我可不懂得煲靚湯。
入了 blog 界,精神與思維世界豐富了很多,認識了很多年輕才俊,真是很暢快的事。
'基佬、綜援人士' 之譏我也覺得很奇怪,首先他們也是人,更不是壞人,我對他們從無歧視。每一個人去到這些位置都有他的原因,為何不多一點尊重與同情。
大文兄就網友的文章作一點意見,為甚麼又被說成他們了,甚至等而下之?實在毋須這樣啊!
順帶一個信息給天使阿修羅網友,我也是2.5代,也是中大校友,給你問句好!
laulong
劉朗兄有不少作品,我真的很想去找找 [ 給學生的 45 封信 ] 這書。
Angel :
其實無須覺得尷尬,妳應該是 196x 出生的吧,問題是,香港現在的年齡分組很怪。
以前還會有鼓勵尊重前輩、甚至敬老,但目前不知是媒體污染?還是電腦世界令很多人成為廉價寫手,不斷說一些歪理,以致很多 2x 歲的人看不起3x 歲的人;年過 25 是中女,到 30 是老餅,很不知所謂。
年齡組別在不斷 [ 幼齒化 ] ,差不多要在 十幾歲發達才是人。相當歪理。
好勁嘅長篇喎...犀利!
其實自己都唔係好想用世代劃分啲人...即使係我自己好不滿嘅,都只係部分「第二代」;但第二代之中,更多嘅係我阿媽呢類老師奶、過幾個街口北河街擺檔嘅小販、樓下看更阿姐,甚至係 n 失食綜援嘅一群。呢班人同宜家上晒岸嗰啲,曾經一齊玩一齊食一齊住一齊執紙皮黐膠花,但宜家諗嘅嘢同做嘅嘢,可以大相逕庭。而且好似另一位網友話齋,46 年同65年出世,其實又相差 20 年,同中又可能有異,計極都計唔清。
所以對於世代問題,小弟自己都係湊下熱鬧就算;真係要認真咁睇,我估都未必咁易睇出個所以然。
其實在我睇,第三同第四代之間本應差距唔大 - 如果第三代人係食九十年代中/尾嗰水,但突然畀金融風暴同「得金」泡沫「左一巴右一巴」嘅一群,我印象中呢班人當年都係走唔甩畀部分老輩貼上某啲 label;我呢啲第四代相比佢哋,算係五十步略勝一百步嘅,可能就係身上未必有樓債股債。
至於第二代畀人叉,其實個情況都幾難搞:一小撮人累死街坊,可能係最貼切嘅講法。個人感情上,我係好睇唔順眼某班「又食又拎」仲要踩人兩腳嘅人;但計實,呢班人真係代表唔到整個世代。「世代論」嘅問題,可能就係將 vocal (兼 powerful) minority 當咗係全部。響呢個 premise 底下,講世代問題變成係對錯症落錯藥。
至於第一、二代人對文革呢類嘢嘅睇法,我真係想講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呢種心態令佢哋專心發展經濟,但亦令佢哋恐慌性咁排斥同妖魔化「政治」、「社會」呢啲事項或概念,從而完全忽略咗經濟發展之後衍生出嚟嘅其他問題。甚至衰啲講句,呢種盲目反左嘅心態,又何嘗唔係囿於知見 (知共產之可怕,而不知何以會有共產黨;文革親眼所見親身所感,但史上官/富迫民反之類就只限於課本聊聊數十字)?香港之成,固然在此;但他日之敗,亦難免在此。響呢個層面嚟講,第一二代之中呢一類人,對香港社會發展嘅問題,似乎難辭其咎 (當然,之後嘅後輩有部分人蕭規曹隨照做,不問情由,他日有事亦係自取其辱)。
都係嗰句,世代其實唔係問題。
大文兄:
敝作小道而已,他日有緣相見,當送上求兄雅正。
laulong
日式百貨店貨品價格雖不便宜,但總算可買一點的,感受一下真正 ( made in Japan ) 的高品質,也是樂事。這種感覺很好,你拿著一件日本產品,不會像 ( made in China ) 的懷疑是否可靠
現在的( made in China )只是跟60年代( made in Japan )的老路,當年( made in Japan )在外國人眼的一樣是感覺不很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