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誌簡介


2009年3月30日星期一

被遺忘的籠屋貧民 The forgotten cagemen of Hong Kong




Exhibition shows Hong Kong's cage men

Friday, March 27 12:52 pm
ITN


A sobering exhibition chronicling the lives of some of Hong Kong's poorest people is being displayed in the affluent city.

As part of Hong Kong's annual art charity event ArtWalk 2009, the Schoeni Gallery, which normally deals with high-end Chinese contemporary works, is devoting its space to a rusty iron cage or "cage home".

The idea is to raise awareness of the city's yawning wealth gap and social underbelly amid the financial crisis.

Split into three tiny bunks with grimy blankets and pillows, the "cage home" was taken from one of Hong Kong's cramped, old tenement flats where around 1,000 or so men are still estimated to live in often squalid conditions.

Artwalk organiser John Batton said that cage men were a relatively hidden segment of society.

"A cage home is exactly what it is, it's a small area - the size of bed which is locked up when you go out. So, has cage around it, and all your possessions are inside," he said.

Artwalk donates its proceeds to Hong Kong's Society for Community Organisation (Soco) which works with the city's disadvantaged.

Soco's Sze Lai Sham ( 施麗珊 ) says people who have no access to public housing, often workers from mainland China, the elderly and people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end up in cage homes, which are stacked in privately owned apartments and cost around £100 a month to rent. ( 100英磅約為 $ 13xx 港幣 )



籠屋「籠罩」中環 鐵絲網透視貧窮實況

( 明報 ) 3月9日 星期一 20:45

【明報專訊】真實籠屋搬進畫廊 框出草根生活


大角嘴的籠屋與中環的藝術畫廊,原本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前者由一個不足兩三立方米的鐵絲網框,框出本港數以萬計的草根生活;後者則是展覽岳敏君、曾樊志等名畫家作品的場地。不過一場金融海嘯卻將真實籠屋首次「冲進」藝術畫廊,成為展覽主角。


長期協助籠屋居民的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說,香港聲稱是國際都會,竟然容許籠屋繼續存在,「這是每天都在發生的貧窮實况,我要將這城市的羞恥搬到最繁盛之地,讓市民認識。」協會將於周三起在中環Schoeni畫廊,展出位於大角嘴一間籠屋的鐵籠及10幅攝影作品。


門票收益 捐弱勢社群服務


是次展覽是2009年藝術慈善活動ArtWalk展覽系列之一,共有65間畫廊參與,主題為「買得起的藝術」(Art-fordable)。今年門票收益會捐贈給社區組織協會,支持服務弱勢社群及推動人權工作。

裝置展品的工作正進行得如火如荼。55歲的何喜華站在3層高的籠屋旁,將箇中設計娓娓道來︰「這籠屋至少有40年歷史,牀位的鐵梯被彎曲的鐵絲網包着,住客睡覺時,即使有人爬上牀位,也不會被對方的腳跟撞倒,這是基層大眾的生活智慧。」


3呎乘6呎「斗室」 一張報紙隔私隱


他表示,籠屋由50年代開始興起,當時內地戰亂,大量內地移民湧到本港成為廉價勞工,因政府沒有房屋安置及勞工保障政策,很多單身漢隻身來港當苦力,租住3呎乘6呎的牀位,幾十伙人共用一個廚房及廁所。住戶之間的私隱,只靠鐵絲網之間的一張報紙隔着。


「籠屋單位通風系統極差,夏天的日子,汗臭味、油煙味混在空氣裏,中人欲嘔。」回想起初時接觸住客的情景,何喜華曾遇過一位90歲的住客,令他印象深刻︰「1988年遇上那位伯伯,他的腳被車撞傷,曾住院兩個月,其後回籠屋生活,由於他行動不便,錢愈用愈少,每日託人買飯吃,一餐飯盒當兩餐吃,有次探訪他,看他打開飯盒,把白開水冲到乾巴巴的米飯上便照樣吃。他告訴我,最痛恨的是自己太長命,聽罷令人心酸。」


何喜華愈說愈激動︰「當時我對自己發誓,一日有籠屋居民,一日也會幫助他們。90年代,聯合國 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委員會主席Virginia Bonoan-Dandan曾到港視察籠屋居民的生活。主席當時曾說,她見過比這裏更差的地方,但看到香港政府有資源去處理而不去處理,令人很憤怒。她當時說中我心裏的話。」


展覽設在中環 「方便」高官到訪


根據政府數據,本港近10萬貧民居住籠屋板間房等居所。社區組織協會估計,當中有1.2萬人依然生活在籠屋。去年金融海嘯爆發,累及基層失業或減工資,基層食物價格及租金仍高企,很多窮人都要勒緊肚皮。正是這個背景,促成藝術畫廊和社區組織協會今次首度合作,將籠屋「搬到」中環。


何喜華說︰「沒有租金管制法例之下,籠屋租金呎價媲美豪宅,中位數30元,最貴達50元,貧窮情况將進一步惡化。政府過去在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中,極少惠及籠屋板間房居民,特首曾蔭權 及財政司 多次以事忙拒絕本會邀請落區探訪籠屋居民,今次展覽設在中環,可方便他們到訪。」


明報記者 彭碧珊




※陳大文部落※

點解西人新聞和香港新聞會有分別的? 我個人覺得明報的報導麻麻地。

同埋點解華文報紙,又唔會訪問下辦是次藝術展班鬼佬,而只會訪問何喜華呢又???

仲有施麗珊,唔通唔記得要訪問佢咩?

仲有,展覽又如何,點解政府唔簡單直接咁幫果班籠屋居民上樓 ( 公屋 ),而係咁諷刺去有閒情搞個乜乜籠屋展覽呢? 乜好過癮麼?

展覽得果十幅攝影作品,展屁咩!? 市民睇完十幅相都即刻唔記得啦。


我有一個問題想問: 乜而家籠屋和窮人,咁有型要列入『藝術活動展覽』麼? 有幾藝術呢?好 Art 咩?

點解唔直接俾多少錢去幫下佢地籠屋居民呢,政府有萬幾億儲備喎!



推薦閱讀:


「來生不做中國人」鍾祖康:挪威傳媒報導香港籠民



2 則留言:

pswong 說...

董建華在1998年2月的《香港長遠房屋策略白皮書》的第7.12章如是說:

「床位寓所住戶的居住環境並不理想。一九九四年,政府制定了《床位寓所條例》,規管床位寓所的防火措施和樓宇安全。在一九九八年年底前,所有床位寓所必須符合新規定的安全標準。政府的政策,是確保沒有人會因推行這項新措施而無家可歸。因此,政府計劃在二零零一年年底前,為所有在床位寓所居住並合資格入住公屋的長者,以及其他需要遷離不符合新安全標準的床位寓所的住戶,編配租住公屋單位。」

但在該份《白皮書》的第1.6章又如是說:

「基於上述預計的房屋需求量,政府已定下了長遠目標:由一九九九至二零零零年度開始,每年提供不少於 85 000 個新建單位。這個數字包括了每年多出 5 000 個單位的“容差”量,即較預計的房屋需求量多出 6% 。」

由於董建華已經指出第1.6章已「不存在」,因此有理由相信第7.12章也可能已經「不存在」了。

Alan 說...

其實,以辦展覽的錢去幫籠屋住客,可以謂杯水車薪。但辦一個藝術展覽,讓更多的人可以看到,起了側隱之心,牽牽話題,引起政府或慈善基金關注這個問題,有時可能更有效,此仍為拋磚引玉。

只是,我反而想,現在的高官會否去這些地方?他們究竟會體察多少民情?究竟他們有多大決心和魄力去解決這些問題?

這讓我想起我敬畏的對象,康熙爺。要知他雖是封建皇朝之主,但他勤力的去微服私訪,瞭解他的版圖中之民生,比起現今高官對香港之瞭解,可能更多... 而他解決問題的魄力,也像是香港政府之所缺乏。

所以,期望這個展覽能帶起話題可以去到政府那兒。以為展覽在中環,方便高官可以來看一看,實為奢望無異。他們有時間,不如喝喝紅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