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誌簡介


2009年9月2日星期三

香港教育的至暈困局


本部落網誌《給學生開學的兩篇文章》我特意轉載了時事評論員兼暢銷書作者鍾祖康先生的文章,他的著作包括『來生不做中國人』、『中國比小說更離奇』及新作『中國,你憑什麼』,個人認為,他的著作是應該納為大學生通識教材之一,尤其年青人應該要看他的書,因為他的言論就是要讓我們龍的傳人對生活反思,傳統龍的文化自小訓導我們,知書識禮是人生必備條件,懂道德是優良哲學,中國人是這樣的:書本上有數之不盡讀之不完的仁義教條,道德偉論更是嘴邊日常話題,但當要身體力行實踐道德便有心無力,甚至不願意去做有道德的人,何解?因為中國人自古喜歡舞文弄墨,說多過做,現今社會則有不少人喜歡純技術性辯論,舉一反十,還有「眾人皆醉我獨醒」這種結合中國人自命不凡和香港人醒字派的心態,所以中國人心底裡認為自己是人中之龍,但吊詭是華人在世界上只屬二、三等人民,不好的事都有華人份兒,這是否很悲哀也很奇怪?


不奇怪,退一百步再套入反思的態度去看,其實不難明解為何我們在世界舞台上總是屈不得志,龍的智慧只顧嘴唇邊的道德,但不會反思,當有錯就會用一萬個文采飛揚的理據去辯護,此為『死不認錯』,如要認錯,就會丟臉,此謂『人要面樹要皮』的大忌,認錯和反思也會令龍的傳人失去面子,著名影星成龍說:「中國人是要管的!」,他應補加一句「中國人總要面子的!」才能刻畫中國人的風采。


香港九十九年的英國殖民管治,英國政治家在本港教育政策上,從沒義務要培養華人成為優秀民族,只是把高等教育貴族化,其餘大部份人做順民。從升中至中三淘汰考試 ( 在八十年代中已廢除 ),到中五會考大家爭得頭崩額裂,預料班是中學精英秀才勝地,然後再上學額少得不成比例的大學,入到大學即代表閣下是未來社會才俊,才俊代表前途無限,也等同『錢途一片光明』,除非你在大學期間竟然犯法被捕,否則大學畢業就是人生的極致光明路。其他入不到大學的大多數人,只能做平凡工作,收入受到限制,當然我指不包括中六合彩橫財爆發者,香港的教育生態,就是金字塔式,在頂尖的小撮人,縱使橫行霸道還是好食懶飛,他們都是精英,在中國人純奴隸智慧裡,精英群是要受敬仰的,精英說什麼你不能反駁,因為你不是精英,既是凡夫俗子,思考只是井底之見,難登大雅之堂,連高等教育也無資格問津,何以見得有真知卓見? 這是香港教育特色,要教育必先要提拔精英。


回歸後香港從商人治港到現在的官員治港,也沒為社會帶來絲毫進步,口號是有的,例如自稱國際金融都會之類,甚至香港人自稱世上最優秀民族也無妨,喊口號而已。現在的港式教育,學生在校不會感到有成功感,只有不斷受挫,政策和師長時刻提點每位學生『求學真是求分數』,諷刺莫過於推行公民教育但實則盲目擦鞋,學生每日被洗腦,要空泛地『愛國愛港』,然後引伸『共創繁榮』,再推至『一同打造和諧社會』、『齊心全方位達致社會共融』這類肉麻當有趣的擦鞋文化。董建華時代搞出母語教學大頭佛,學生變白老鼠,中文差勁英語文盲獨立思維欠奉,莫說做社會棟樑,讀完書連搵工也危危乎,今時今日中學畢業生見工,企業老闆會覺得你是幾乎沒讀過書,因為就算連大學畢業生也不見得很有知識。


孩子自小學開始由父母費盡心力催谷補習、啟智、學這學那,一心成為拔尖兒童,有點家底的可遠洋留學,留在本地讀大學的人,大學四不像,似商場多過學府,新生入學第一件事並非關心課程而是申請信用卡,女同學快要學習打扮靚靚,參加在五星級大酒店衣香檳影的迎新生活動,沒錢買晚禮服大可租來穿個飽,男同學個個要扮中產才子,即使閣下一家八口住公屋父母打份牛工,也要行出來夠型夠格夠英夠串夠醒目,靚電話型人衣著是基本要求,要不然同學們認定閣下是「柒頭一名」,祝你好運,到畢業前你都沒運行,不單止媾女無望,同學仔上蘭桂坊歡樂春宵沒你份,胡混幾年,畢業前夕校方有所謂的「就業小組」,教你水蛇春寫大篇 C‧V 求職信,連幫阿媽洗過碗去過樓下茶餐廳做兼職清潔也寫下去,大學生搵工艱難,因此越來越多稍為有點美貌的大學女生未畢業也兼職做 Model,寧願靠姿色搵食( 希望妳有 ) 也好過靠知識 ( 如果有的話 ) ,這就是今日香港教育的寫照。


中學生情況更差,很多少年升上中學容易學壞,指的壞是吸毒、濫交、援交等等,並非上課不守規矩這等小兒科。教育政策搖擺不定,大財團老闆只望盈利到達最高指標,打工仔一天工作十多小時,沒時間看管孩子,電視台又鼓吹低級文化,屎尿屁淫賤猥鎖肉麻八掛節目每日為大眾徹底洗腦,慘得過這個大台壟斷了全港收視,財雄勢大,連高層也發明星夢,每周請來他認為很有趣的嘉賓搞個『志暈焗飯』清談節目,芙蓉風雅之餘,又有個『靚女爆廚房』的賣肉烹飪節目,一群表現極度猥鎖邊看美女流口水像餓狗搶屎的男主持,以調戲美女為樂,奇詭的是竟然有現場觀眾,師奶阿叔年青男女共聚一堂齊聲叫好,家庭觀眾又把這類節目當為家常娛樂,很難想象這個國際都會是怎麼搞的,他媽的反智,也他媽的諷刺。


有讀者在網誌《給學生開學的兩篇文章》留言,說:『挪威教育是出了名的差,美其名讓孩子自由發展,但學生到中學可以連個位數的乘數也不懂,聰明的同學被迫跟笨同學步伐走,挪威沒有天才培訓,因為沒有考核,就算你是天才也不會有人知道,結果很多有天份的人早被埋沒 ……』

該讀者說他很清楚挪威和香港教育系統,因為他是在兩地的教育下長大。


我想引述一位文化界前輩的說話,他對歐洲的教育素有認識,他曾指出,歐洲國家包括挪威,其教育制度是反精英的,但這些歐洲先進國家的發展依然傲視全球,把包括香港的許多信奉精英主義社會比下去,這就值得我們反思。他還說一個社會能做到無痛快樂學習,而社會的發展又領先全球,有何不好?


我想補充一點,香港常說培育精英、拔尖、選拔資優生,但家長以至教育官員從沒反思過應如何介定尖子,大前提是沒有一套真正科學和客觀的拔尖標準,小孩剛學懂叫爸媽就上啟智班,總之認為自己子女必然很有『智』,不啟不成,怕不啟智會蝕底,中國人的「執輸行頭慘過敗家」又跑出來,怕兒女不成尖子,日後搵錢少了,錢少無助養父母,這正正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心態。


但拔尖也不是自由發揮的,在香港,拔尖是指『有助晉身高等華人』的範疇,例如成為鋼琴家而不是西餅師傅;讀金融經濟投資而不是觀星象;如有孩子想父母買本天文學書籍,父母首先考慮不是書的價錢而是『天文學人才月薪多少』。如此類推。


問讀者一個問題:小孩學彈琴通常首選蕭邦曲目,何解?


因為大多數啟智班的音樂課,那些半桶水妹妹仔導師都只識蕭邦這名字。信不信由你。


相關閱讀:

給學生開學的兩篇文章


12 則留言:

笑聽 說...

"在香港,拔尖是指『有助晉身高等華人』的範疇,例如成為鋼琴家而不是西餅師傅"

不是的,拔尖不是指成為鋼琴家,『高等華人』會懂彈琴,但鋼琴家不是『高等華人』。

華人父母的想法是,你小時候懂彈琴證明你聰明,比賽拿獎證明你天資過人,但拔尖入大學以後就別再花時間彈琴了。做鋼琴家?教鋼琴?講笑咋嘩?

我可以說以上的話,因為正正發生在我身上。

michigan_8_mile_road@hotmail.com 說...

I love Joe Chung's books. I got both 『來生不做中國人』 and『中國,你憑什麼』,and I will say "if you are conscious, you should definitely get a copy" because it is the only way to save yourself (and then your family and your neighbors)

Oliver Hood 說...

我本身都好鐘意歷史, 但香港絕對唔係一個理想既地方,我一係去歐洲讀,但我身邊d同事話讀黎做咩,我條氣唔順,我好想話:我就係鐘意讀,我寧願去歐洲定居好過留係香港!!! 我完全唔明白點解中國人同香港人好鐘意向錢看, 錢真係大晒??

陳大文部落 說...

Oliver Hood :

「讀嚟做咩」是香港人很理所當然的問題,因為潛台詞就是「這學科有什麼職業」,推至「有什麼職業 = 多少薪水」,香港是搵快錢金股匯炒樓投機的地方,歷史科當然不及讀經濟搵錢快。

你會聽見有「金融 I-Bank 才俊」而不會見有「歷史才俊」,因為搵到大錢就是才俊,才俊的定義建基於搵多少錢。


錢是大晒的,在香港是 100% 事實,很難想象有父母及親戚會願意看見子女去讀例如哲學、歷史、天文學等等,但這類科目其實對社會很有用,真正懂歷史的人會明白以古為鑑,推測社會未來路向。

哲學就會讓人明白許多生活世情,從而把事物看透;讀邏輯學的人會偏重理性處事。

例如董建華就是一個完全沒邏輯概念的人,曾蔭權就是不懂歷史的人,他們的施政已證明了這點。

林忌 說...

蕭邦?佢地識彈咩?

XD

抽蕭邦水太難啦,最易果首都最少要四五級水平先彈得到。

搵幾首莫扎特,大條道理捧你做神童差唔多 XD

陳大文部落 說...

林忌:

啟智班的妹妹仔導師真成日揀蕭邦曲目,其實純粹「彈出嚟」唔係很難,可以彈得好核突都得㗎嘛。

陳大文部落 說...

笑聽:

你都講得好啱,高等華人通常會識玩下鋼琴,但一講到鋼琴家,就認為係「不屬高等人士」。

其實我覺得「拔尖入大學」呢樣嘢好吊詭,在香港,入大學駛乜「拔尖」吖,係咪?

咁多學額...

匿名 說...

陳生近排少寫左文,有文出果然精彩,好文章!

匿名 說...

細個俾你學畫畫(啟發創意呀可?),到你慢慢愛上畫畫,會考修Art,又會話你考埋d無謂科浪費時間,做profoilo做通宵不如溫其他科。到大學想修Art,又話你唔認識自己,唔想清楚人生條路點行,唔識分咩係興趣咩係應該做嘅事。quote一quote笑聽"我可以說以上的話,因為正正發生在我身上"。

而家見越來越多甚麼甚麼創意啟發的畫班,一班細路用下冰畫畫,潑下顏料咁,d父母趨之若騖地報名。我心裡只會冷笑,你最好求神拜佛祈求個仔唔好真係鍾意左藝術,如果唔係你就知死。又,我真係而家先知原來創意可以上堂啟發出泥嘅。真係好啦,未來香港會有更多Picasso la!

D

笑聽 說...

匿名D兄,我睇你嘅留言睇到一殼眼淚......

Unknown 說...

向小朋友灌輸人地點點點就係好,要學,點點點就唔好,唔好學兼且要批評,製造一個「理想人」出黎,指定人一定要點點點做先係好人,其實咁樣就係將人規限左。根本呢個世界就冇好與壞,冇高等與低等,冇對與錯,一切都係人以自己個人既價值觀去衡量既。每個人都唔同,每個人睇野都唔一樣,限定所有人都要以某一種型式做事生活係無謂既。

匿名 說...

WKK
現象是指出了,但病因呢?
是指著這些行為說「真是愚蠢呀」來襯托出自己的優越?
還是說「正正發生在我身上」來博取同情?
令人感動流淚的「網上友誼」!哈哈哈哈!
鍾祖康的書就是為你們而設的:冷漠、膚淺、假理性隱藏著自我否定與迷失。

香港教育問題主要源自以下三個事實:
1原子彈>和平>人口膨脹>勞動力過剩兼老化潮,香港不是不關事,是特別關事!
2文化的發展基於生產力提高贏得的空閒,但資本主義鄙視空閒兼提倡消費,還有誰要文化?有文化,無朋友。
3香港高等階級子女不在香港讀書,沒有人會搞好教育跟自己子女爭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