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誌簡介


2009年9月15日星期二

閭丘露薇﹕當記者成為新聞主角


閭丘露薇﹕當記者成為新聞主角

( 閭丘露薇 -- 鳳凰衛視資深記者 )

(明報)2009年9月10日 星期四

【明報專訊】香港記者在烏魯木齊採訪遭到阻撓,連續幾天成為香港媒體的頭條,合法採訪遭到暴力對待,當然是不能夠容忍的事情,看到記者協會為記者權益出頭,深深感受到香港記者的幸運。至於新疆當局的回應,引發香港各界的反彈,特別是一些港區人大向人大委員長發公開信要求調查,這應該符合外交部發言人要求的,透過合理合法的途徑來解決問題,而跟進這個問題,也是港區人大應盡的責任。不過覺得遺憾的,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的反應比預期的要晚,作為新聞部的管理人員,應該及時給予前線員工必要的支持。


不過在關注這次事件的同時,我們也嘗試轉換一個思維角度。在上個星期的一個研討會上,我提出一個這樣一個問題:為何比較其他地方,香港記者總是成為新聞的主角?看到身邊不少年輕的香港記者,他們出道效仿的榜樣,更多的是那些一「查」出名、一「打」出名或者一「罵」出名的同行,我們是否應該思考,當我們報道這些新聞的時候,是否忽略了新聞的本身?一名在場的香港同行因此拍門而去,留下一句話:「因為你從來沒有被打過!」


同行認定我在採訪中不會遭受到阻撓,因為我是在一家他定義的親中媒體工作,而接下來的邏輯就是,自然會有很多的優待。但是事實上,身為記者,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上其他國家,因為各種原因採訪遭到阻撓的情况都會遇到,可能來自公權力,可能來自民間,有體力上的暴力對待,也有心理上的折磨,只要當記者的採訪被對方認為阻礙了自己的利益的時候,這一點,就算是在很多同行眼中認定的中央電視台的記者也不能夠倖免,因為在事情發生的時候,對方只會理會你的身分記者,只有到善後的時候,不同的媒體身分才可能會帶來不同的解決結果。不過說到後果,香港記者依然要比受到管制的內地媒體幸運得多。


沒有換位思考 不會帶來進步


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當記者本身成為新聞主角的時候,往往就領引讀者忽略了新聞的本身,而記者在採訪的過程中遇到各種困難,甚至可能要付出生命,這些都是這份職業本身所包含的風險,是否足以構成把這些演變成新聞,利用自己的話語權,來為媒體討回一個公道,那對其他的新聞當事人,甚至對讀者反而造成了不公?


同樣在這場研討會上,又一名同行提出這樣的例子,來反駁我關於西方媒體上,記者本身成為新聞的個案要少很多的說法,他舉出去年奧運的時候,CNN播出的新聞當中,有記者在天安門採訪被遮擋鏡頭。


但是其實記者在這條新聞裏面依然不是主角,而是新聞的一部分,為的是配合說明這條新聞報道的主題,那就是在奧運期間,保安非常的嚴密。香港媒體這些天的頭條並沒有錯,因為可以讓公眾明白,記者採訪遭遇怎樣的困難,但是如果能夠反省一下,如何不要因此而忽略了更應該關心的新聞,就是烏魯木齊的局勢,那場武警驅趕人群的時候,平民的傷亡和他們所承受的後果,那是不是更加符合公眾利益?


這是一個開放討論的問題,但是那位拍門而去的同行,因為憤怒和滿腔的正義感而拒絕了進行討論的可能。這很可惜,因為如果沒有討論和對話以及換位思考,只有各執己見的時候,不會帶來改變和進步。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2 則留言:

匿名 說...

鳳凰衛視記者發表謬論, 毫不奇怪.

茂斯 說...

鳳凰臺的著名記者閭丘露薇問:『為何比較其他地方,香港記者總是成為新聞的主角?』(閭丘露薇﹕當記者成為新聞主角)

或許她沒看過鍾祖康的《論理解漢人之難》,不知道中國人的潛意識裏崇拜白人崇拜到甚麼程度,也沒聽過去年奧運期間,日本記者野口東秀等人在新疆被警察毆打以後,私下向同行說:『可能我看起來像中國人。』後來,中國當局不尋常地迅速謝罪,只可惜香港人無資格享受日本那種優越的保護國民外交待遇。

去年四川地震後,一名瘦弱的英國女記者在綿竹市被打爛相機,四名公安當著幾十名群眾面前抬起她,夾硬塞入一輛車子。後來,領導知道了,出來賠禮道歉,還送了不少餅乾、蒙牛之類的。可惜當時沒有人拍下來,否則這位老外便是國際新聞主角了。

閭丘露薇又問:『看到身邊不少年輕的香港記者,他們出道效仿的榜樣,更多的是那些一「查」出名、一「打」出名或者一「罵」出名的同行,我們是否應該思考,當我們報道這些新聞的時候,是否忽略了新聞的本身?』

搏被打成名的心態在傳媒圈肯定是存在的,也確卻有人一罵成名了,但那是歷史的偶然,不是英雄造時勢的產物。如果把主動成名與被動成名含混其辭,那就是不專業、不客觀、膚淺的說法。何況,以這種方式成名的個別人,採訪能力有多強,文章有多高明,很多行內人都是心中有數的。如果說,記者出道效仿的榜樣,『更多』是那些一打出名,或者一罵出名的同行。那麼,這謬論也未免把『更少』的那群人說得太異類了,太瀕臨絕種了。

國內的記者採訪的難處的確非常大,比香港記者更值得尊敬,他們被禁言,逼食河蟹是一種悲哀。但習慣於被禁言,或滿足於餐餐食河蟹,肯定是更大的悲哀。記者被打,不但是一宗獨立新聞事件,也側面反映了新疆的局勢緊張到甚麼程度,這也是構成立體報道的元素之一。如果拋出『記者不能成為主角』,避而不談,這就是專業?更別說侵犯採訪自由,非法毆打公民的是非黑白了。

被打的記者到底有沒有刻意抬高自己,要問他們和個別機構高層才知道。至於香港媒體有沒有忽略新疆騷亂的新聞本身?我倒想問問,當新疆新聞中心連月來堆滿香港記者日以繼夜地工作,每天把無數漢人、維人的心底話,透過文字、影像傳送開去的時候,那些高呼反思『記者角色』,認為新疆局勢很重要的媒體到哪里去了?每當新疆出事,香港採訪隊人數都超過中國23省的總和,是誰讓他們在異鄉感到那麼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