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一篇文章不少於 800 字是很平常,不要見怪。
******** ******** ********
《他們》
在城市盡頭,沒有繁華的街市,閃亮的霓虹;在城市的盡頭,只有破舊的棚戶區,有飽經生活風霜的生命;在城市的盡頭,有他們這樣一群人。
讓我怎樣稱呼他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農民子弟?亦或是農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這些冰冷的名字稱呼他們,我多想叫著他們帶著泥土氣的乳名,拉著他們的小手,走近他們的生活……
他們從小生長在故鄉的青山綠水中,純潔的靈魂在田野裏抽穗拔節。在山野的風中,他們奔跑著,憧憬著。風從田野中吹過,吹進了城市,為了生計,為了未來,他 們跟從父母來到了城市,在城市的盡頭扎下了根。于是習慣了青山綠水的雙眸第一次觸碰到了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他們不知道怎樣穿過六車道的馬路,小小的手指 怎麼也數不清寫字樓的層數。繁華的現代文明不曾給他們帶來任何快樂,這一次,卻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跡。
他們背起書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卻在“城市人”異樣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戶口與暫住證的區別。他們都是父母心頭的寶啊!卻過早地承擔了不屬于這個年齡的負擔。
放學回家,他們做好簡單的晚飯,父母還在工地或菜場上勞作;午夜醒來,淚眼中城裏的星空沒有家鄉的明亮;悄悄許願,希望明天他們的打工子弟小學不會因交不出電費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們日益長高的身體上,我看到了他們的成長。記得一位記者問一個打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學成後是否會回到家鄉時,小姑娘毫不猶豫地說:當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點落下淚來,為他們的成長。
記得那年春晚他們稚氣的宣言:“我們的學校很小,但我們的成績不差”“我們不和城裏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們的2008!”他們逐漸成熟,告別昨天的羞怯,開始迎接新的一天。
雖然,他們還在為不多的學費而苦惱;雖然,學校還是交不上水電費;雖然,還有好多體制還不夠完善……雖然有好多個“雖然”,但是,只有一個“但是”就足夠了,已經有好多視線轉向他們,他們正在茁壯地成長。
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盡頭,照亮了他們的生活。
他們,終將會成為我們。
******** ******** ********
筆者刻意不參考從其他報導所述對該文章的評價,不如就說說我的觀後感吧。
如果說這文章是一位學生手筆,我認為是的,因為在我們大人世界,可能對周邊事物會存在太多顧慮。文章行文流暢是肯定的,我反而想談文中對周邊事物的觀察,很細密,也很有感受,並把這些感受以簡潔而直接的手法描繪出來。
例如文中提到的出大城市的鄉間孩子,看見他們前所未見過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璀璨耀目的繁華都市,對於青山綠水的鄉間孩子來說,大城市是這麼近,但又那麼遠。鄉間的山色,是美麗但又好像很落後,地方官的管理又時教人氣憤,站在都市一角,鄉間孩子別有一番感受。
想思考一個問題,香港的孩子會否有這種生活才情呢?我個人相信是有的。
不過,面對香港的教育制度、媒體、以至身為父母的大人世界,又會否在參加千百種啟智班之餘,也同時啟動孩子的思維,大人世界的我們,也許是時候深思一下。
鄉 間貧窮問題,是中國長久以來的大難題,簡陋的學校連水電費也沒能力支付,學校是培養未來人才的地方,怎麼搞的這地方連最基本的設備也有心無力。文章提出的 種種,看了是令人酸溜溜的,不是光彩樂事,但就是令我們的社會,以至當權者,看一看鄉間,看一看孩子,請不要遺忘了他們。
我也有疑問,若果有位香港考生在本港作出【他們】這文的風格,會怎麼樣?會得到優秀成績、還是覺得平平無奇、或是認為有點兒涉及民生政治、還是認為必定是抄襲雜誌文章?
不知道,不如想一想,找找有如此目光氣度看這種行文的評審員,也許會實際一點。
陳大文 部落 2008
陳大文部落【陳大文 作品】© All Right Reserved
2 則留言:
香港會考中文作文題目
近年來,言不驚人誓不休
「我是檸檬茶」「見鬼乜o咀」
一定難到國內學生
立即o咀,滴汗..
幸好我不是这时代的学生, 否则遇到现在的考试题目, 只好摇头叹息. 坦白讲, 我实在不太知道"潜水怕屈机"的意思.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