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誌簡介


2009年8月23日星期日

正生被廉署「抄家」後全面封口‧容後公布


正生全體封口 阻學生受訪 以往歡迎採訪 昨拒記者登島

(明報)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 05:05

【明報專訊】一向歡迎傳媒採訪的正生書院,突然「封口」,上至校長、校董,下至教師、學生,均不接受傳媒訪問。本報記者昨早三度要求登島進入正生書院採訪,均被正生以「未經申請」為由,拒諸門外。據悉,正生書院校長陳兆焯為免正生風波愈鬧愈大,決定以「不講不錯」方式應對傳媒。


正生書院的帳目問題引起社會關注,廉政公署接獲投訴後,前日先後搜查正生會、正生書院校監及校長的寓所。正生昨召開緊急董事會商討對策,校董崔康常於會前表示,會議集中商討如何處理各界對正生會帳目的疑慮,校監林希聖於會後僅稱,董事會達成兩項共識,適當時候會對外公布。


董事會達兩共識 「適當時公布」


昨早8時45分,陳兆焯在長洲乘坐街渡到梅窩,本報記者上前表達採訪正生書院的意願,陳以「未經申請」為由拒絕,匆匆離去。9時20分,正生學生如常從長洲宿舍乘街渡入芝麻灣校舍,記者再次表達登島意願,遭校長秘書謝小姐婉拒。11時,記者乘街渡嘗試登島,3名正生教職員跑出碼頭攔截,拒絕讓記者上岸。


正生書院以往歡迎傳媒入校採訪,即使未經申請,亦不會拒絕傳媒登島,正生學生早前多番出席活動,亦樂於接受傳媒訪問。
昨日有學生願意受訪,表示近日心情平穩,同學沒受事件影響,還未說畢,已被正生教職員勸阻,全程「保護」學生至上船。


教師投信任票 「不信早辭職了」


有正生教師私下透露,相信陳兆焯及正生校監林希聖清白,「不相信(他們)早就辭職了」,但對於廉署搜查感到突然。教師曾與學生討論近日風波,勉勵他們勿受事件影響。消息人士指雜誌報道正生帳目問題後,陳兆焯一直感到平安,心情沒受大影響,但他為免正生風波愈鬧愈大,最近決定以「不講不錯」方式應對傳媒。


至於廉署的調查會否進一步阻延正生遷校梅窩,鄉議局主席劉皇發不願置評,而梅窩鄉事委員會副主席曾雲川認為兩者不應混為一談,梅窩居民將繼續表達保留南約區中學的訴求。


前南約區中學校長區伯權表示,今次風波已為正生學生帶來很大傷害,盼望正生同學努力做好本分,「有些事情他們沒能力干涉或影響,就不要想太多」。


------------------------

林希聖:正生無意停辦

(星島)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基督教正生會前日遭廉署兵分多路搜查後,校監林希聖及校長陳兆焯昨晚緊急召開董事會及校董會聯席會議,迅速交代正生被「抄家」情況,林希聖拒絕透露會議結果,只稱會盡快向外公布,又希望調查可找出真相;陳兆焯表示,正生書院仍維持正常運作。


  林希聖與校長陳兆焯,昨晚召開董事會及校董會聯席會議,交代被廉署「抄家」情況。會議至昨晚八時多結束,林希聖接受傳媒查詢時,拒絕透露開會內容,只表示會盡快向外公布,之後關掉手提電話;而陳兆焯一直沒有回覆傳媒查詢,多名校董會成員崔康常、石丹理等人,昨晚開會後均無接聽電話。


  林希聖昨午表示,他會親自在會上交代廉署搜查詳情,但被問及調查內容時,他拒絕透露,只稱正生書院仍要繼續運作,不希望受調查影響。正生會與正生書院被質疑帳目上多項不清,林希聖拒絕再作回應,重申之前已開記者會交代,多謝大家關心。

  
董事會校董會開緊急會


  
他又向傳媒表示,不擔心遭廉署調查,希望調查可以找出真相,校董會成員現仍支持書院,暫無意停辦,即使正生書院一旦倒閉,他希望正生學生可搬到梅窩 ,在一間設備環境較好的校舍讀書。林希聖說,感受不到社會對正生書院的鼓勵,目前校舍已無法容納更多學生,已停止收新生,不過近日每天都有三至四名學生申請入讀,反映社會對正生服務仍有需求。


  
他更澄清傳媒的報道,重申學生領綜援 交費,只是建議學生以個人身分申領綜援,社署 有絕對審批權,並不存在「枱底交易」;陳兆焯指事件已交由律師處理,不便發言,他對事件有信心。


  
廉署調查人員前日下午,分別乘船到正生會芝麻灣正生書院、長洲 正生宿舍、餐廳、林希聖的寓所等多個地點搜查,帶走大批文件,行動中無人被捕,而調查指向亦未明。對於正生會早前遭質疑,動用正生書院的學費收入作投資用途,資深大律師兼立法會 議員湯家驊 認為,此一帳目問題應不足以導致廉署進行調查,他指即使正生會動用書院盈餘,亦要視乎帳目安排,例如是否涉及借款、信託、或商業上的交易,不等於一定違法。他又指廉署的調查應與防止賄賂條例的違法行為相關,目前難以作出揣測。


-----------------------

廉署大搜查 正生「被抄家」

(星島)2009年8月22日 星期六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廉政公署介入正生書院及正生會被質疑帳目不清風波,昨日大舉搜查正生會行政總裁兼正生書院校監林希聖及校長陳兆焯住所、學校及辦事處等多個地點,檢走大批文件,無人被捕。林希聖直認被大搜查,形容正生「被抄家」,廉署則不作評論。消息人士表示,廉署帶走大堆文件調查正生帳目問題,但無人被捕。而正生書院校董會今日臨時開會商付對策。


  正生書院及其辦學團體正生會日前才就帳目及投資問題召開記者會解畫,事隔兩天,昨即傳出廉政公署向正生採取調查行動,本報致電林希聖查詢,他直認不諱:「唔係傳,我唔講嘢,你問陳校長,我講得太多。」但他隨後補充,廉署確曾往多個與正生有關的地點調查,取走大批文件,但他沒有被邀助查。

  
林希聖:全部正生點都摷晒


  他向電子傳媒形容正生被抄家,「被抄家,一句講晒,摷晒所有、很多嘢,全部正生點、私人屋企,乜都摷晒……。我不在現場,只知道各處都有資料被攞走……。佢搜就由得佢搜,佢要睇乜文件就畀佢睇。」


  正生書院校長陳兆焯說,明白大家關注事件,現處於困難時期,所有事情交律師處理更好:「多謝關心,所有問題交畀律師去處理……。多謝,thankyou,byebye。」校董會成員、匯基書院(東九龍)校長杜枝生接受查詢時指,未收到正生被查消息,但他承認校董會今日臨時召開會議,「明日(今日)是開董事會,我係今日(昨日)先收到通知。」


  
檢大批文件 暫無人被捕


  據悉,針對正生帳目,廉署昨日下午動員,先後前往林希聖住所、陳兆焯住所、正生書院校舍、正生會辦事處等多個地點搜查,檢走大批相關文件,但無人被捕,調查進行中。

  大律師陸偉雄指出,一般而言,涉及帳目問題的罪行包括造假帳、串謀造假帳、在帳目上加入不正確資料令人被誤導等。他舉例,有公司將款項用於各方面,帳目便應如實反映在各方面的支出,「錢可以用於各方面,但要看盤數有無真正反映那些錢是用於各方面,造盤數令人以為錢用於各方面,而實際上不是,就是造假帳。」

  

遷校事件 被質疑有問題投資


  鄉議局主席劉皇發說,「政府都處理緊事件,我不會作任何評論。」


  正生會一九八五年創辦,屬豁免繳稅的慈善團體。正生書院則是在一九九八年成立的私校,正力爭遷校梅窩 。近日被質疑書院每月為學生領取過百萬元「綜援 學費」,盈利則由正生會投資海內外房地產,可能違反《稅務條例》。據知,早前政府曾查閱正生書院帳目,發現約一千二百萬元帳目無法解釋。


  正生本周三曾交代過去十年帳目,陳兆焯聲稱否認正生會挪用書院的學費收入作投資,他稱書院成立以來,學費及食宿費收入累計八千三百多萬元,而開支為八千四百多萬元,收入悉數用於學生身上,正生會更補貼過百萬。林希聖則聲稱正生會在內地投資一千八百萬元,均由捐獻支持,但承認一時「粗疏」,在內地成立旅遊公司時借用朋友地址註冊,招經營色情場所誤會。正生會目前資產超過二千五百萬元,物業遍布香港、內地及日本。


---------------------

廉署搜正生 校監﹕被抄家 接投訴檢走相關文件 無人被捕

(明報)2009年8月22日 星期六 05:05

【明報專訊】
被譽為「戒毒學校先鋒」的正生書院,因帳目不清引起風波不斷,廉政公署接獲投訴,昨日下午搜查正生會、校監林希聖及校長陳兆焯的寓所,檢走相關文件,未有拘捕任何人,林希聖形容事件是正生被「抄家」。據悉,正生會今日將召開緊急校董會,商討近日風波及對策。


據本報記者獲悉,廉政公署日前接獲有關正生的投訴,昨日採取行動,從正生書院負責人住所帶走相關文件。不過,消息人士強調,廉署至今既沒有拘捕任何人士,也沒有邀請被指控的一方回署接受調查。同時被搜查的校長陳兆焯,拒絕回應事件,表示事件已交由律師跟進。


陳兆焯亦被搜 拒回應


林希聖對於近日遭連番指控感深深不忿,「正生有晒核數報告、清清楚楚,想知就問廉署啦」。他說﹕「廉署今日全拿走文件,拿一箱又好,十箱都好,任他們拿正生的文件煎皮拆骨。」他強調,正生營運數據已於日前記者會清楚交代,沒什麼可以再補充。


正生書院校董、恒生商學書院院長崔康常則堅信林希聖及陳兆焯清白,他說﹕「若有犯法,廉署早就拘捕他們啦。」他相信,今次廉署接獲投訴按正常程序蒐集資料。


另一校董信林陳清白

立法會議員張文光指出,正生書院對戒毒的貢獻是人所共見,近日多宗指控及廉署調查的突變,會令社會公眾感驚愕,現時廉署調查正生的原因及內容未明朗,不便作出評論。不過,他稱正生應盡早公布核數報告,以證清白,令政府於沒有爭議下處理正生遷入梅窩的申請。他說﹕「正生遷校遭延遲,是戒毒學生的不幸。」


處理正生事件的政府官員則指,廉署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不能預先假設正生有問題,基於這個考慮,政府會繼續尋找方法,協助正生書院解決眼前教學與學生住宿面對的問題,包括幫助正生尋找校舍,以及研究將來若把空置的梅窩鄉議局 南約中學交給正生書院,政府需要附加什麼條款及條件,維護公眾利益。


政府﹕繼續協助搬校


消息人士強調,上述的「準備工夫」必須做足,政府著眼點是應如何照顧正生的戒毒學生。不過,消息人士承認,今次正生事件暴露香港教育制度獨欠正生書院一類「戒毒學校」。


教育局需要構思長遠解決辦法,特別是正生已暫時停止收生,另一方面,政府快要展開新的學校驗毒計劃,驗毒計劃大有可能揭露出一大批新增吸毒學生需要照顧。


據悉,政府肯定正生的戒毒學校模式,政府原本打算協助正生外,扶助其他戒毒團體,例如基督教得生團契及基督教互愛中心,發展多元化的戒毒學校,照顧各種戒毒學生的需要。

正生書院近日被指帳目不清後,日前召開記者會簡單公開帳目,表示書院自1998年成立以來,學校總收入接近1.28億元,學費及住宿費為8300多萬元,佔總收入的65%。書院方面又解釋,於內地的投資,全部來自捐款,並不涉及公帑。


--------------------

社署否認批正生綜援有默契

(明報)2009年8月22日 星期六 05:05

【明報專訊】
新任社會福利署長聶德權強調,正生書院九成學員有申領綜援 ,這非社署 跟正生書院有「默契」,而是建基於綜援制度向是幫助有經濟困難的人士,事實是八成申領綜援的正生學員,其家庭收入在1.5萬元或以下。不過,他指署方關注正生學員多次獲發的「綜援雙糧」去向,並已詢問正生。


八成學員家庭經濟困難


社署昨發表聲明,指紀錄顯示,獲批綜援的正生學員中,約八成來自月入1.5萬元或以下的家庭,繳交逾萬元的膳宿費及學費有一定困難。餘下的綜援學員,是因家庭關係問題、欠家庭支援等原因才獲批。


社署強調,有經濟困難的學員,可按單身人士身分申領綜援,但必須證明符合資產及入息審查等規定。社署職員將約見申請人及其家屬,按需要要求家長或親友作出聲明,確定家庭有否提供經濟支援,並會定期覆核個案。署方指,有經濟能力的家庭,有責任負擔子女的生活及學習等開支。


聶德權重申,正生學員的綜援金額有上限,雖然學費由校方訂立,教育局亦有條例規管。至於戒毒服務加上學校運作模式及收費是否需要檢討,他說這涉及政策,未來需再討論。


至於社署曾多次向綜援受助人發放多一個月的綜援金,聶德權回應說,正生書院作為學員綜援金代理人,有責任清晰運用款項,署方關注書院有否履行代理人責任,以及正生是否已獲綜援受助學員的同意,代為處理額外獲發的綜援金。


華員會質疑被擺上枱


華員會社會工作主任職系分會昨發表聲明,質疑林希聖指社署與正生有默契而批核綜援的說法,是「擺他們上枱」。該會強調,戒毒安排必須由當事人及戒毒機構共同同意,並非強制判學員入正生,該會亦關注正生超額收生情况,憂慮學生未必獲得適合的教育,建議屬下會員將來要慎重處理轉介安排。


------------------------

林希聖﹕傳媒沒說公道話


(明報)2009年8月22日 星期六 05:05

【明報專訊】正生書院近日面對各種批評,校監林希聖昨日「自爆」被廉署搜查,說話語氣明顯低落,反問「我們(與傳媒)還有什麼可談?」。林希聖無奈形容,從起初有雜誌「拿塊石頭丟正生」,到現在所有傳媒跟著向正生丟石頭,他指當中不乏錯誤報道。


林希聖點名批評有電視台斷章取義,他日前接受訪問時解釋正生的角色為轉介學生申請綜援,社署因應學生家境批出綜援金,他說﹕「拿綜援的是學生,正生收學生錢,並非用公帑」。說到近日傳媒報道,林希聖氣憤說﹕「如果你們想找報道角度,明日就用『林希聖控訴傳媒』作標題吧。」他慨嘆﹕「沒有傳媒為正生會說公道話。」


他舉例,有傳媒指正生書院的收費較其他戒毒機構昂貴,實際上,正生收費較其餘幾間機構便宜,卻無人主持公道。正生書院校長陳兆焯回覆傳媒查詢時情緒穩定,表示感謝外界關心。


明報記者

-----------------------

★ 重點相關網誌:


正生書院8月19日記者會珍貴原裝真實錄音


正生書院上《左右大局》解釋 (大陸雞竇事件)


(超級完整版) 正生書院 2000 萬大陸投資雞竇事件


★ 正生遷校風波重點網誌:


正生書院事件專區





1 則留言:

匿名 說...

我是小愚見,上次我没有表明自己立場,如果,今次事件,真有人從中取利,我認同那些人是需要負責.

不過,我願意選擇相信正生內的一班老師和校長,當然我主觀不希望結果另人失望,相信是因為沒有人願意選擇去到那些惡劣環境工作,
或者,如我是其中一人,我必會發現當中問題,也會選擇公開事件.

社會上大部份人只會認識出名的志願機構,在看看它們的辦公室地點...,我個人認為正生更有承擔.

當然,不透過傳媒報導,那怎可以發現社會上的黑暗面,這點我是認同,但是,到最後,是有人利用今次事件進行打擊(我依然會用這個詞語),倒是令人心酸,正面來說是可以幫到所有自願機構檢視操作模式,反面是對正生做成傷害.

本人曾從事很多小規模自願機構審核,她們的資源不是一般人所能明白,會計師所收取的費用也不是一般人想像好,或許可以說是友情價.

我相信大家的出發點/認知未必一致,對事件會有不同的理解.